
《赛龙舟》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赛龙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感受课文的语言美。3、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积累、丰富语言。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我国的传统美食。看!这是什么?(出示粽子图)那你知道什么节日吃粽子吗?(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这一天,在我们北方,人们要挂葫芦,到野外踏青,采艾蒿;而在我国南方,人们则要举行龙舟比赛。端午节又到了,你们想去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集体备课教案PAGE第PAGE8页共NUMPAGES8页课题长亭送别第3单元(章)第12课主备教师日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课时数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2)鉴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富于文采的曲词;学习本文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方法。(3)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4)培养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探究主题的能力。(5)结合时代背景,透视《西厢记》的爱情观,体会本

去括号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设计共NUMPAGES\*Arabic\*MERGEFORMAT10页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0页3.3.1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是学生在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移项之后,进一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它既是第三章知识的深化,又为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的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用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名师经典教学资料】.docx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2个形近字,激发识字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2个形近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会创编儿歌,培养观察能力。教学过程:导入律动《动物手指操》。师:歌曲里都提到了哪些动物呢?(学生举手回答)师: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去到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会有哪些小动物出现呢?新授(一)认识蚯蚓、蚂蚁、蝌蚪等词语,理解什么是形近字。1、根据图片、拼音认读词语。(1)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这些词语你会读吗?(2)学生齐读词语。2、初读课文,随

种玉米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种玉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音乐活动中加强对应音乐节奏的感受。2.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3.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教学重难点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习导入《理发师》二、新课学习1.听范唱带《种玉米》师: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2.复听歌曲(1)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二拍)(2)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3.学唱歌曲(1)有节奏、有感情地读歌词,拍手打击节奏。(2)轻声跟音乐模唱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2.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教学重点朗读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进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感受文中的意境美。二、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合作探究法、指导归纳法三、教

蜻蜓飞飞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审计<蜻蜓飞飞>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教学重点:1、观察蜻蜓,了解蜻蜓的形体及翅膀的特点。2、复习现描画的绘画方法教学难点:1、能运用线条描画的形式表现出蝴蝶的美2、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HYPERLINK"http://www.5ykj.com/Health/"\t"_blank"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蜻蜓图片、蜻蜓习性视频。2、学生课前准备作业:(1)、搜集有关蜻蜓的知识,(蜻蜓外部特征、生活习性

弧度制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1.1.2弧度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弧度的意义;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二)过程与能力目标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教学难点“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角是由平面内一条射线绕其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组成的图形,其中正角、负角、零角分别是怎样规定的?(2).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象限角,象限角是怎样定义的?S={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52面“练一练”第4题,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知识技能巩固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能根据物体的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能找出1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在生活中的参照物。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合作数学活动中,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重点难点重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实际大小的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导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重点)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学法指导一:【动词的作用】动词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过程(……技巧)+显示了/写出了……性格(形象)+表现了……心情(品质/精神/感情)学法指导二:【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铺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