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_371743.doc
课题:统计与概率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初三课时:第一课时提供者:贾苗霞单位:夏县裴介初中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统计推断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关系。3、知识与技能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概率,并可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由于地处农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动手操作能力差,且有厌学情绪,本节课重在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多媒体教学

牧童教学设计.doc
牧童教学设计牧童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从中感悟人物的不同品质。2、分角色朗读不同人物的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指导生字的书写,注意书写时的姿势。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课文分析了解文中重点词汇的意思并加以记忆。2、引导学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一名大画家吗?(学生谈对画家一词的理解)你认识哪些大名鼎鼎的画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大画家叫戴嵩,他和一个小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咱们一起

设计艺术的 特征.doc
设计艺术的特征一、设计色彩的特征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基础课程,它对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如广告、插图、标志、设计、建筑外观、服装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它在美化生活、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色彩的协调与正确运用是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保证。正是由于色彩的特殊性,在绘画写生色彩中可以有个人喜好来运用和表现色彩,而在设计色彩中则不允许有明显的个人偏好。当人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时,设计色彩也在随着时代而不断创新,并要符合时代性与环境、地域等不同的审美要求。同时强调以实用为前提,注重大众

导学案设计.doc
《恐龙的灭绝》导学案设计课题:恐龙的灭绝课型新授课年级二年级执教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如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书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学习难点:培养对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预习准备:读通课文,认记生字词,针对课文质疑。学习过程环节学案导案激趣导入(5)1、播放视频。2、短片里的动物是什么?3、谁知道有关恐龙的

白杨教学设计.doc
白杨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火车上向子女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没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愿望。【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课上的学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对课文的理解较为得心应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7个新词。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4、抄写第12自然段,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5、了解白杨

画教学设计.doc
画教学设计画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

童谣教学设计.docx
童谣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谣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童谣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歌曲《牧童谣》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2、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3、通过演唱歌曲,学生了解4/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在歌曲中熟悉运用。教学重点:1、了解4/4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并能准确表现2、学唱歌曲《牧童

《雾凇》的教学设计.doc
《雾凇》的教学设计《雾凇》的教学设计1《雾凇》是一片写景的课文,作者以的语言,描绘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设计理念: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重点和难点是要让学生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这样一个过程。由于学生生活在南方,根本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要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样一个物理变化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读代讲,通过读来理解和感悟,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本

分数教学设计.doc
分数教学设计分数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四、教具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二)导入(2)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三)教学实施1.学习教材的例1。(1)如果把1块饼平均分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ppt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