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歌子》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读出词的节奏、韵味,能有感情背诵。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意境,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能说出自己的见解。3.了解学习诗词的方法,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教学重点:诵读出诗词的韵味。教学难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学生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诗人张志和的生平和创作情况。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设境,理解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在这个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的季节里,大家都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物呢?学生自由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ﻫ教学目标1.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会写“岸、切”2个字、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ﻫ教学重难点ﻫ正确识字、写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教学过程ﻫ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ﻫ1.猜谜语导入: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谜语引入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蚂蚁)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名师经典教学设计课件】.docx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各种秋景的图片配上曲《秋日私语》【教学过程】:一、享受秋天,发挥想象1.复习导入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有着五彩缤纷的色彩,秋天有着甜甜地、香香地味道,秋天有着丰收的喜悦,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17.2HYPERLINK"http://www.xkb1.com/"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二、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2.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三、例题的意图分析例1(补充)使学生了解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2(P82探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欣赏了乡下瓜藤攀架、鲜花盛开、雨后春笋这些独特迷人的景色。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乡下,继续去感受那独特与迷人的乡下生活吧。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哪些场景。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回答。(相机板书:群鸡觅食、鸭子戏水、院落晚餐、月夜睡梦。)三、精读品析1、师语:作者以自己细微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抓住了鸡、鸭、晚餐和月夜写出了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同学们,你喜欢吗

《端午节》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端午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融欣赏、制作、游戏、知识为一体,通过儿歌、实景图片再现了人们过端午节时的热闹气氛,同时展示了多幅题材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的学生作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工具材料等具体情况,选择学生作业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2、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3、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教学重点:学生自己动手做端午香包。教学难点:制作端午香包。教学方法:讨论、练习教学资源:课件、彩卡纸、双面胶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你知道咱们国家有哪些传统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PAGE-14-《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安排在《1.1希望你喜爱物理》之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4.*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教学准备1.搜集天山的资料2.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进入情境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4课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