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主题班会教案《责任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实录.docx
主题班会教案之《责任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实录【时间】2009年3月6日下午【地点】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三(1)班教室【活动设想】今天的青年儿童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的主人,是国家的今后。但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不能主动承担任。【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得一个人做事要有责任心,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学会本人做的事本人负责。2、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委。3、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得做事不负责任会对别人、集体、社会造成不好的阻碍。【活动预备】1、拍摄

2022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会课堂实录.docx
主题班会教案之“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会课堂实录主持人(109冯琴):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伴随着时代钟声的敲响,中华民族已迈进到了2009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祖国母亲的生日。主持人(106陈文璇子):巍巍华夏五千载,在中国,有多少山川河流见证了这片大地的风雨历程。回望六十年前,当祖国母亲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时,无数的革命英雄站了起来,正是由于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是我们祖国母亲的生日,让我们一起为祖国母亲点亮六十岁的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引导探究注重过程——“三位数连加”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PAGEPAGE9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引导探究注重过程——“三位数连加”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9~4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的算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能根据加数的特点,合理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实录师:我们先做一组口算题。出示:6+9=7+6=8+8=4+7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PAGEPAGE12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做客了?(大象)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请三个学生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蘑菇该奖给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案例.doc
PAGEPAGE1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蘑菇该奖给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案例《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学生的切身体会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蘑菇该奖给谁》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白兔与骏马赛跑落后了,小黑兔与乌龟赛跑得了冠军,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形象地告诉学生要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引导探究注重过程——“三位数连加”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PAGEPAGE9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引导探究注重过程——“三位数连加”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第39~4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的算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能根据加数的特点,合理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实录师:我们先做一组口算题。出示:6+9=7+6=8+8=4+7=9+5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PAGEPAGE12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第76~7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做客了(大象)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请三个学生板演第1题,其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鲁教版.doc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鲁教版一个中国孩子得呼声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得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得“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得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得“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得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兰兰过桥》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doc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兰兰过桥》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兰兰过桥》是一篇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知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通过这二座桥反映出科技的飞速发展。面对这样的课文,我们的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因而常常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课本,让语文课变了味。这也是我比较担心的,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所以我采取了解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这二种桥的特点,然后通过课文当中的一些句子来体会的方法进行教学。片段:师:请你来找找爷爷带着兰兰看的第一座潜水桥与平常我们看到的桥有什么不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第九单元:古诗两首江雪教科版.doc
《江雪》课堂实录设计说明: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学习目标: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教学重点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