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课题:《春天的雨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掌握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和新词。注意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进一步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学习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难点: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畅言教学通教学过程: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而春天的雨润泽万物有时也洒在人的心田,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春

伴性遗传优秀教学【经典教学课件】.pptx
一、生物的性别决定男性染色体红绿色盲写出下列婚配的图解:XbYXBYXbYXBY2.男患多于女患12(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简称:伴X显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连续遗传(2)交叉遗传(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伴Y遗传病的特点:(1)连续遗传(2)患者全部是男性,女性都正常。(3)父传子,子传孙伴XY型遗传性状的类型和特点家系遗传图谱分析“四步曲”3、判断显隐性确定是否为伴X染色体遗传例题1.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1)可判断为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

看日历 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看日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看日历)。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了解它们的关系。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培养乐学的兴趣,养成珍惜时间的优秀品质。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月份。教学难点: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

俄罗斯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俄罗斯》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明确俄罗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能运用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通过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判断出俄罗斯的地势特点。3.理解纬度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2.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等。三、教学策略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繁多,但趣味性强。在学习《俄罗斯》一节时,可以依据课标要求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要表现的恐龙在6500万年以前就已绝迹,是一个千古之谜,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学生对它既喜欢又比较陌生。因此,这个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可自由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围绕恐龙制作一个相关的课件,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个新奇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教学对象: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要丰富些,并且,关于美术表现的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恐龙不是学生生活中真实

买电器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备课组长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题《回收废电池》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买电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利用课件,影音资料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名师经典教学资料】.doc
题目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年级学科三年级数学课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授课教师工作单位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

掷实心球教学【经典教学课件】.pptx
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掷实心球的指导思想掷实心球的教学目标掷实心球的重难点掷实心球的教学过程准备部分掷实心球的基本部分一:准备姿势1.持球:十指自然张开,大拇指成“八”字形,握球的后半部,把球紧紧地握住,手心空出。(如图)二:站立姿势2.:以两脚前后站立为例(如图)三:预摆动作两脚前后站立,两臂握球自然下垂于体前,前腿弯曲,后腿伸直,然后两手握球预摆于头上后方,身体后仰,两腿变为前腿伸直,后腿弯曲,形成“反弓”,眼看上方。四.最后阶段:双腿用力蹬地,把力传到髋关节然后迅速收腹,最后屈腕用力把球沿35度左右抛

树之歌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doc
PAGEPAGE122、树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树之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特点,要让学生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学习树的名称和树种的不同特点,学会区分树的种类,认识它们的特征。我在设计本节课时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分辨树的种类,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教师)2、搜集不同种类的树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5个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教学设计.doc
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所见到的幻象。2.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美好的幻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卖火柴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怀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生齐读。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1、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