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言教学设计.docx
寓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寓言四则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本课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docx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1~13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思维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实践操作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1教学目的:1.知道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同一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2.要掌握圆的特性,了解同一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圆的直径和半径.3.学会用圆规画圆.4.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概念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doc
PAGEPAGE6《夕阳真美》教学设计苏教版小语第3册的最后篇课文《夕阳真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给人种诗画合,身临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勾勒出了幅幅变化多样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阳美景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步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便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进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

《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doc
PAGEPAGE4《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金玲课题声音的长短课时1课型新授目的要求l.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发现声音是有长短的。2.引导学生倾心地聆听、模仿,培养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重点体会和感受声音的长短难点三声部的合作练习关键通过学生的聆听和模仿感受声音的长短教具头饰、图片、录音机、打击乐器板书设计声音的长短教学内容教师的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说明一、组织教学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到大森林去玩好吗二、新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doc
PAGEPAGE2《夏夜多美》教学设计请下载附件:1、《《夏夜多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录音机。2.观察美丽的夜景。教学过程请下载附件:1、《《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国歌》教案设计.doc
PAGEPAGE13《国歌》教案设计《国歌》教案设计钱涛课时:一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选用: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二课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理解,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
PAGEPAGE4《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1.理解词语:

“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doc
PAGEPAGE5“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第76~77页。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使学生能利用统计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质疑引入播放《生日歌》,投影显示例题情境图。提问:观察这幅图,

“平均分”教学设计.doc
PAGEPAGE2“平均分”教学设计请下载附件:1、《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iddot;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教学重、难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教具准备】课件、演示教具(12个盘子、15个乒请下载附件:1、《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