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13《国歌》教案设计《国歌》教案设计钱涛课时:一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选用: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二课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理解,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教学重、难点: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3.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课前播放(国旗国旗多美丽))1.考考你: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目的是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首要任务,才会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集结了大批市民,他们都是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3.唱一唱:让我们一起来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4.考考你: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5.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设计意图]通过听老师国歌的意义、高唱《国歌》、了解国歌的作者、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得受到了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探密活动,引导体验1.唱一唱:下面我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国歌》。[设计意图]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是需要适当地爆发的。在前面一系列活动的铺垫下,学生演唱自己熟悉的《国歌》旋律,充满着自豪感。用自己的理解演唱就是对他们更好理解、演绎《国歌》的进一步要求。2.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3.探究《国歌》的秘密行动:学唱并分析《国歌》部分曲调。(1)探究活动一:(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B、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C、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D、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的用意。[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讲解,在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2)探究活动二:(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A、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B、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C、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D、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E、试一试:运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F、唱一唱:加入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应逐渐培养识的能力,建立音高的概念,所以在设计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3)探究活动三:(认识三连音,感受在歌曲中的作用。)A、找一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你第一次看见的B、简介三连音:三连音:把一拍平均分成三等份。c、想一想:你觉得三连音象我们生活的什么声音D、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的节奏呢试一试: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问题。E、齐唱“冒着敌人的炮火”,进一步体会三连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