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政策宜从稳健转为积极稳健并注重其结构性作用.docx
货币政策宜从稳健转为积极稳健并注重其结构性作用货币政策宜从稳健转为积极稳健并注重其结构性作用1996年以后,中国已经有效地控制住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需求不足。然而就货币政策而言,政府1997年仍然多次强调适度从紧,并把它确定为我国中长期的货币政策。该年年底,国家确定1998年宏观经济目标是全国零售价格涨幅控制在3%之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左右。直到1998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法才转变为适当的货币政策。到了1999年,这种提法又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延续至今。一、对

货币流动性对我国股票交易金额的影响分析 2.docx
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交易金额的影响分析摘要为了研究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交易金额的影响程度,建立经济模型进行估计检验,用二元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OLS法和广义差分法进行模型修正,从而得出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交易额的影响变化情况。二、关键字:股票交易额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三、模型建立与检验由经济理论知,货币流动性与证券市场密切相关,它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工具,它影响着股票价格和交易额,货币供应量越多,实际利率下降,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会由货币市场流入资本市场。反之,流通中的货

会计学第四章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pdf
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核算方法的综合应用会计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账户设置、复式记账、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记账凭证、账簿登记第四章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第三版学习目标◆库存现金的核算货币资产◆银行存款的核算资金表1—3环球网络公司◆应收票据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应200×年12月31日单位:元负债及所资产期末余额有者权益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的核算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191375短期借款330000项(现金、存款)非流动负债:存货(原材料)18000负债合计◆预付账款的核算流动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209375目

湖南家辉基因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doc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生产经营和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信用证存款)。第三条家辉公司和各分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和资金划拨,采用收支两条线,各分子公司所有收入款项在收到款后的当日必须马上报告家辉公司财务分管会计,由家辉公司财务经理请示财务总监后决定是否划往总部;家辉公司根据各分子公司每月费用预算和资金预算下拨经费。第四条各分子公司以当月的25日作为断帐日,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应在每月的28

银行招聘-中国银行考试复习资料试卷-货币银行学.pdf
中国银行考试复习资料试卷一、单项选择2×20=40分1、当货币作为资产成为持有者的财富时,货币是在执行()。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2、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A.美元B.英镑C.马克D.日元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A.发行股票B.国际借贷C.发行国债D.发行货币4、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通常称为()。(E)A.实际利率B.基准利率C.固定利率D.市场利率5、如果我们知道未来某一时点上有一定金额的货币,只要把它看做是那时的本利和,

关于中国关于中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法律思考的应用.doc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与中国货币政策的.pdf
本科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与中国货币政策的USER2013-03-0412:40批注[U1]: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有效性学院名称:商学院USER2013-03-0412:40批注[U2]:四号宋体,东方学院的学生写东方学院专业:金融学班级:08金融1学号:08321245姓名:戴文龙指导教师姓名:孙大圣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二〇一五年六月江苏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USER2013-03-0412:18批注[U3]: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

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第一章学习教案.pptx
会计学(第五套)(第四套)(第三套)(第二套)(第一套)第一节货币(huòbì)的起源一、关于货币起源(qǐyuán)的种种学说二、马克思的货币(huòbì)起源说2.货币是商品价值(jiàzhí)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种商品的价值(jiàzhí)必须用其他具有相同价值(jiàzhí)的商品来表现。以一种商品的价值(jiàzhí)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jiàzhí)的方式称为价值(jiàzhí)表现形式,或简称价值(jiàzhí)形式。在商品(shāngpǐn)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shāngpǐn)的价值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doc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20个世纪90年代末以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长期不足,信贷膨胀的态势相当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特别是2005年以来,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被经济学家认为发生几率极低的“流动性陷阱”已在我国金融运行中初现端倪,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1]2006年,银行的巨额流动性使到全国性的信贷规模急剧膨胀,间接推动了各种资产价格全面上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解决8ttt8.com银行流动性过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