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夺冠系列).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队员们为了抗日,经常将耳朵贴在钢轨上,这样做主要是()。A.卧倒,防止敌人发现自己B.防止敌人的机枪扫射C.因为声音在钢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能提前听到日军火车到来2.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声音的强弱不同B.声音的高低不同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3.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时,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A.越来越轻,甚至听不见B.越来越响C.没有什么变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及答案(最新).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磁铁吸引铁的力量我们叫做()A.推力B.磁力C.弹力2.下列关于磁铁的描述正确的是()。A.磁铁都是天然形成的B.磁铁隔着很厚的书也能吸铁C.磁铁有不同的形状,是因为它们的用途不同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天然磁石雕琢的“司南”(如图所示)。当它静止时,勺柄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有关“司南”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勺子具有磁性B.只有底盘具有磁性C.勺子和底盘都具有磁性4.如图所示,将小钢珠放置在蹄形磁铁上,最终小钢珠会滚到()处。A.AB.BC.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综合卷).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现象()不可以说明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A.用回形针接触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感受到两端的磁力大,中间的磁力小B.将磁铁放在铁粉盒子上,轻轻晃动盒子后,大部分的铁粉聚集在磁铁两端C.条形磁铁可以磁化没有磁性的钢针2.关于磁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同磁极相互靠近,会发生排斥现象B.球形磁铁没有磁极C.把蹄形磁铁折断成两部分,每部分上都有两个磁极3.磁铁上()的磁力最强。A.中间B.磁极C.外边D.里边4.下列是水浮式指南针的是()。A.B.C.5.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典优).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变2.下面对“昨晚雷声很大”的描述错误的是()。A.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B.雷声很大,说明音量很强C.我们听到雷声是因为耳道中听小骨振动产生的3.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A.纸B.笔C.桌面4.我们听到周围不同的声音,主要原因是()。A.声音的高低不同B.声音的强弱不同C.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5.如图所示,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巩固).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2.我们听到周围不同的声音,主要原因是()。A.声音的高低不同B.声音的强弱不同C.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A.变小B.变热C.振动4.声音可以向()传播。A.一个方向B.四面八方C.两个方向5.关于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重点.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队员们为了抗日,经常将耳朵贴在钢轨上,这样做主要是()。A.卧倒,防止敌人发现自己B.防止敌人的机枪扫射C.因为声音在钢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能提前听到日军火车到来2.下列音阶中音最高的是()。A.哆B.发C.索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A.变小B.变热C.振动4.要想让橡皮筋发出更高的声音,应该让橡皮筋()。A.松B.紧C.变粗5.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综合卷】.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传声B.导电C.通风2.用刚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是因为()。A.音叉放入水中,自然会产生波纹B.音叉的振动导致水面产生波纹C.击打音叉的同时碰到了水面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A.音量B.响度C.音高4.下面声音中,刺耳的是()。A.朗朗的读书声B.巨大的爆炸声C.小溪的流水声5.声音可以向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培优】.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A.快慢B.幅度C.是否振动2.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A.高低、高兴B.悦耳、动听C.刺耳、难听3.我们做的土电话能听到对方小声讲话,是因为纸杯把声音()了。A.扩大B.缩小C.不变4.要想让橡皮筋发出更高的声音,应该让橡皮筋()。A.松B.紧C.变粗5.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A.强B.弱C.没有变化6.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主要原因是()。A.琴弦还在振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必刷】.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耳廓的作用是()。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C.收集声音2.下面方法不能使下图中的钢尺发出声音的是()。A.拉伸钢尺B.拍打钢尺C.敲击钢尺3.我们耳朵里的()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A.听小骨B.鼓膜C.耳蜗4.下列物体中,声音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快。A.钢铁B.水C.空气5.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B.C.6.钢尺一部分伸出桌边外,其他部分固定在桌面上。用木块压它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精选题】.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A.风声B.雨声C.读书声2.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3.声音产生的根源是()。A.摩擦B.空气C.发声器D.物体振动4.风声是由()产生的。A.树枝振动B.空气振动C.喇叭振动5.下面声音中,刺耳的是()。A.朗朗的读书声B.巨大的爆炸声C.小溪的流水声6.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