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典型题).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天然磁铁又叫()。A.磁石B.岩石2.磁铁能吸引下面的()A.回形针B.玻璃杯C.铝锅3.制作指南针时,关键点之一是()。A.指南针的美观B.磁针的大小C.磁针能否自由转动4.磁铁上()的磁力最强。A.中间B.磁极C.外边D.里边5.下列物体中不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是()。A.铁钉B.白纸C.磁铁6.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磁极,磁铁有()磁极。A.一个B.两个C.三个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指南针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和()。2.辨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全优】.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A.音量B.响度C.音高2.下面的音符中,()是最高音。A.6B.7C.i3.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主要原因是()。A.琴弦还在振动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C.空气能传播声音4.二胡弦绷直后,拉动它发出声音。把弦再绷得紧一些,再次拉动它,听到发出的声音()。A.比松的时候音高高B.比松的时候声音弱C.比松的时候声音低5.下图是钢尺发声实验中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与它被拨动发出声音的一份研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突破训练).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用手抓住击打过的音叉后,音叉()。A.继续发出声音B.停止发音C.声音变轻2.将刚刚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则()。A.水面没有变化B.水面产生波纹C.水位上升3.我们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听觉神经4.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它的叫声是用()发出的。A.声带B.翅膀C.唇舌D.鸣管5.要想让橡皮筋发出更高的声音,应该让橡皮筋()。A.松B.紧C.变粗6.我们耳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综合卷).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下图所示,用一块磁铁的磁极靠近小车上磁铁的磁极,小车会()。A.被吸引B.被推开C.不动2.如下图所示,将右侧的磁铁靠近小车,小车会向()运动A.左侧B.右侧C.两侧3.下面的()是磁力的特点。A.必须直接和物体接触才能产生作用B.可以让所有的金属都动起来C.施力者不是人4.小军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他赶紧将一个小磁针拿出来,静止后,S极所指的方向为()。A.东B.西C.南D.北5.如图的条形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是()。A.A和BB.B和CC.C和DD.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及答案(最新).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是指()。A.声音的高低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刺耳2.唐代诗人张继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了客船中的人听到远方的场景。此时听到的钟声是通过()传来的。A.水面B.客船C.空气3.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的制造声音。A.海浪声B.歌声C.风声4.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汇编.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拨动()的声音最强。A.皮尺B.塑料尺C.钢尺2.下列音阶中音最高的是()。A.哆B.发C.索3.将刚刚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则()。A.水面没有变化B.水面产生波纹C.水位上升4.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A.声音B.振动C.音质5.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A.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B.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强C.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强6.下面声音听上去能使人心情愉悦的是()。A.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B.演奏乐器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实用).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产生的根源是()。A.摩擦B.空气C.发声器D.物体振动2.风声是由()产生的。A.树枝振动B.空气振动C.喇叭振动3.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A.声音B.振动C.音质4.敲打音叉会发出声音,敲打停止了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A.音叉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B.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C.敲打停止后音叉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5.声音可以向()传播。A.一个方向B.四面八方C.两个方向6.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水位的上升()。A.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易错题).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2.我们读书时发出的声音是()振动而产生的。A.舌头B.嘴唇C.声带3.不是耳朵的结构是()。A.耳郭B.外耳C.中耳D.内耳4.声音可以向()传播。A.一个方向B.四面八方C.两个方向5.敲锣会让我们听到锣声,当锣停止振动,声音()。A.还将持续一段时间B.立刻消失C.就越小6.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A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加答案.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A.传声B.导电C.通风2.我们听到周围不同的声音,主要原因是()。A.声音的高低不同B.声音的强弱不同C.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3.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A.高、低B.强、弱C.多、少4.当你在打哈欠的时候,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话,重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C.耳廓的振动D.听觉神经的振动5.拨弹橡皮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考点梳理).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变2.下面对“昨晚雷声很大”的描述错误的是()。A.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B.雷声很大,说明音量很强C.我们听到雷声是因为耳道中听小骨振动产生的3.电视机里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A.声带B.空气C.喇叭4.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A.响B.轻C.不一定听到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A.音量B.响度C.音高6.把闹钟放在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