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推荐.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指南针的外壳所用的材质不可能是()。A.铁B.铜C.塑料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把条形磁铁摔成两个半块,每个半块剩下一个磁极B.球形磁铁也有两个磁极C.不同形状的磁铁之间也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A.B.C.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天然磁石雕琢的“司南”(如图所示)。当它静止时,勺柄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有关“司南”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勺子具有磁性B.只有底盘具有磁性C.勺子和底盘都具有磁性5.下面的材料中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实用】.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蹄形磁铁磁力最强的部位是()。A.两端B.中间C.各个部位都一样2.下列物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铁钉B.橡皮筋C.砖块3.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一元硬币B.铁钉C.五分硬币4.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它们会()。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出现的情况不一定5.如图的铁粉盒里的磁铁的磁力是()强。A.左端B.右端C.两端6.下列物体中,磁铁能够吸引的一组是()。A.金片铝片B.铁片镍片C.铝片钴片D.铜片铝片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完整.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形容声音()。A.很悦耳B.很刺耳C.很高2.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A.不变B.越来越轻C.越来越响D.先变响再变轻3.我们做的土电话能听到对方小声讲话,是因为纸杯把声音()了。A.扩大B.缩小C.不变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A.变小B.变热C.振动5.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A.物体振动的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精品).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A.风声B.雨声C.读书声2.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A.左边,中间B.右边、左边C.中间,左边3.()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B.拉松一点C.把橡皮筋用力搓4.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远离噪声B.控制物体发声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5.将刚刚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则()。A.水面没有变化B.水面产生波纹C.水位上升6.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重点).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方向的特点制成的。A.东西B.南北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把条形磁铁摔成两个半块,每个半块剩下一个磁极B.球形磁铁也有两个磁极C.不同形状的磁铁之间也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当两块条形磁铁相互靠近时,不会发生排斥现象的是()。A.B.C.4.下图中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互相吸引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的特点制成的。A.吸铁B.导航C.指示南北方向6.在做“用磁铁的不同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word.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耳廓的作用是()。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C.收集声音2.下面的音符中,()是最高音。A.6B.7C.i3.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声音的强弱不同B.声音的高低不同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4.我们耳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鼓膜B.听小骨C.耳蜗5.二胡弦绷直后,拉动它发出声音。把弦再绷得紧一些,再次拉动它,听到发出的声音()。A.比松的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巩固).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下图所示,用一块磁铁的磁极靠近小车上磁铁的磁极,小车会()。A.被吸引B.被推开C.不动2.下面的()是磁力的特点。A.必须直接和物体接触才能产生作用B.可以让所有的金属都动起来C.施力者不是人3.指南针是利用磁铁什么性质制成的?()A.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B.隔空吸物的特点C.吸铁的特点4.我们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针时,选取的材料有()。A.钢针、吹塑纸、条形磁铁B.指南针、吹塑纸、条形磁铁、盛水盘C.钢针、吹塑纸、条形磁铁、盛水盘、指南针5.我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精品】.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A.快慢B.幅度C.是否振动2.将刚刚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则()。A.水面没有变化B.水面产生波纹C.水位上升3.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A.拉紧的橡皮筋B.静止的音叉C.被拨动的钢尺4.如图,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不接触水槽壁),我们能听到“砰砰”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够证明()。A.水不能传播声音B.水能传播声音C.无法确定5.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时,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A.越来越轻,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培优】.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传声B.导电C.通风2.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A.快慢B.幅度C.是否振动3.敲锣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A.锣面B.槌C.手D.地面4.我们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听觉神经5.下面的音符中,()是最高音。A.6B.7C.i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重点.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A.左边,中间B.右边、左边C.中间,左边2.拨动()的声音最强。A.皮尺B.塑料尺C.钢尺3.我们读书时发出的声音是()振动而产生的。A.舌头B.嘴唇C.声带4.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B.C.5.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编钟,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A.越高B.越强C.越低6.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