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pdf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B.中医基础理论C.中医临床医学D.中医预防医学E.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E.古希腊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难经》5.中

[整理版]中医基础理论目录.pdf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第五单元五脏第六单元六腑第七单元奇恒之腑第八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第九单元经络第十单元病因第十一单元发病第十二单元病机第十三单元防治原则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第二单元问诊第三单元望诊第四单元望舌第五单元闻诊第六单元脉诊第七单元按诊第八单元八纲第九单元病性辨证第十单元脏腑辨证第十一单元六经辨证第十二单元卫气营血辨证第十三单元三焦辨证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2021上.pdf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2021上1.(单选题)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本题1.0分)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候论》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12.(单选题)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本题1.0分)A、向上的B、温暖的C、无形的D、下降的E、明亮的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13.(单选题)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本题1.0分)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pdf
WORD格式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张仲景·六经辨证温热病辨证:清·叶桂(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瑭(鞠通)--三焦辨证

(完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pdf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pdf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盛开伤花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服装陈列初级理论题库及答案.pdf
服装陈列初级理论题库一、判断题1、“B区”通常位于卖场中部,采用中岛柜、货架等陈列组合,是卖场畅销的量贩区域,适合陈列A区撤下的货品、次新款、基本款。[判断题]*对√错2、间接照明是将光线直接投射到物体上,充分利用光通亮的照明形式。[判断题]*对错√3、JK为日语流行语,意为女子高中生,JK风格则为女子高中生制服风格的服饰。[判断题]*对√错4、不同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和评估标准不同。[判断题]*对√错5、畅滞销款分析是单店货品销售数据分析中最简单、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数据因素之一。[判断题]对√错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与答案解析.pdf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WORD格式整理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B.天C.地D.风E.气2.气的根本属性是: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A.生殖之精B.后天之精C.自然界之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E.水谷精微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pdf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pdf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供中医、中西医、针推、骨伤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前言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该课程按90学时设计,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学、讨论、课间见习、实验教学和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