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宗教学专业一、宗教学专业简介该专业成立于1982年,到1995年成立宗教学系。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宗教学专业,注重培养兼具宗教学知识与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原典阅读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三、授予学位哲学学士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36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2学分(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全系必修课、专业必修课)2.选修课程48学分(包括:文科大类平台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 (4).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马克思主义在现实意义参加了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前人有意义的理论,并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辨证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在第一章他具体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过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部分还是要变化的,他在这里还揭示了学习这本书的目的和方法。目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用发展,联系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 (5).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4页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挂在嘴边,说的顺溜,但是具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怎么学习运用我很茫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我对此有了基本的认识,为了能更深的理解其精髓,便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读了一番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 (2).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页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现实意义中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他们参加了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前人有意义的理论,并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辨证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在现实意义中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他们参加了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前人有意义的理论,并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辨证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第一章他具体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_1 (2).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感所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出自梁树发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市委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本家教材按照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部过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力图在教材的内容、体例、形式和风格上做一些新的探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ppt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斗牛图》,纸本,墨笔。卷44×41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层基本含义:(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4)不能扩大

学习半年的大学哲学总结半年工作总结精编.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页学习半年的大学哲学总结半年工作总结哲学是一种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我觉得确实如此,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的意义更是不一般的.它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从物质与世界来说,最起码我了解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人是一种社会存在.马克思哲学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演讲稿.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6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演讲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马克思理论下的认识与实践”。通过课堂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对“认识与实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那么如何使认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服务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呢。我认为可以从个体与社会发展两个角度来进行说明。从个体来看,就拿我们大学所学专业来说。经过一年多的大学学习。我们已经学习到不

最新精编之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独立思考,表里如一——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这本书是我假期的偶遇之获,是一位名将之后的叔叔与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所推荐。他建议我慢慢读,因为这本书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但通过作者梁漱溟先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风趣幽默但句句真切的话语阐述了生命文化的真谛。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之广、层次之深,确实不是一般高中生乃至大学生所好的那口。但我抱着试试的态度,读了下来,收获匪浅

最新精编之第一哲学沉思集感想评论.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页第一哲学沉思集感想评论从笛卡尔第四个沉思谈何为真理1.概念理解在讨论何为真理前,我先将我对真理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行一下阐释。哲学上的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这一定语非常关键。平时我们也许总是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也许是不被人所认知的。但哲学上的真理必须是已经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的,而且必须是正确的,这才能算是真理。与真理相对应的概念是谬误。谬误指同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