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济宁市嘉祥县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二)初中历史.docx
2007年济宁市嘉祥县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二)第=1\*ROMANI卷(选择题共1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到题后的括号内中)1.下列各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无关的一项是()A.使用磨制石器B.种植水稻C.种植粟D.过着定居生活2.下图是秦朝宏伟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是()A.辽东B.临洮C.嘉峪关D.山海关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

2022年年八年级历史大名期末试卷doc初中历史.docx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09年---2010年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郭智慧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C、鸦片战争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战争邓世昌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是指()中国的经济成了列强经济的附庸B、中国政府便成了列强统治和侵略中国的工具C、中国

2022学年度山师附中九年级阶段检测文综历史部分初中历史.docx
2008-2009学年度山师附中九年级阶段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第Ⅰ卷(选择题)7.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到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下列历史发展特点阶段的相关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统一国家的建立②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③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⑤繁荣与开放A.①②⑤③④B.②①⑤④③C.③①④⑤②D.④③⑤①②8.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汉字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昇

初中历史毕业班历史复习第一轮第三次(1).doc
初一历史下中国史第二册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第1、7、8课)一、知识网络(请你速读5——8分钟,识记背诵画“”部分)知识要点: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代特点:繁盛一时,盛极而衰。考点:隋的建立;隋的开皇之治;隋大运河;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亡618年隋炀帝暴政江都被杀隋亡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初中历史毕业班历史复习第一轮第四次docx.doc
初一历史下中国史第二册第四单元经济中心的南移和国家的重新统一第一课时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及宋元文化(第12、13、14课)一、知识网络(请你速读5——8分钟,识记背诵画“”部分)知识要点:元朝统一;元朝政策的深远影响;元朝的统一政策;时代特点:空前统一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成吉思汗功绩:蒙古族兴起1、12世纪统一蒙古部落2、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结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3、蒙古统一后,发动对外扩展战争,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二、忽

2022历史教学总结编辑最新整理.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4页共NUMPAGES\*Arabic\*MERGEFORMAT24页第PAGE\*MERGEFORMAT2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4页第PAGE\*MERGEFORMAT2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4页第PAGE\*MERGEFORMAT2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4页第PAGE\*MERGEFORMAT24页共NUMPA

历史深处的民国晚清读书随笔.docx
《历史深处的民国晚清》读书随笔一、书籍背景及作者简介《历史深处的民国晚清》是一部深入剖析晚清时期历史变革的作品,该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详细描绘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变革以及人物事迹。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历史的陈述,更是从多个角度对晚清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本书的作者为著名历史学家XX教授,他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深厚的专业知识。XX教授致力于晚清历史的研究多年,走访了大量相关历史遗址,阅读了海量的文献资料,对晚清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和

历史周练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二单元复习题.doc
历史八下第二单元复习题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了人民公社,要“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