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ab卷.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指南针中字母S表示的方向为()。A.南B.北C.西2.小强在指南针的方位盘上的S和E之间发现了SE,这个方向应该是()方。A.东北B.东南C.西南3.将磁铁放在装有铁粉的盒子上,并轻轻晃动盒子,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现象不能说明磁铁()。A.有两个磁极B.磁极磁性最强C.磁铁只能吸引铁4.很早以前,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做()A.磁铁B.吸铁石C.磁石D.铁矿石5.下列物体中不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是()。A.铁钉B.白纸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夺冠).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流水的声音是由()。A.水的振动产生的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2.外耳由耳郭和()组成。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3.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的制造声音。A.海浪声B.歌声C.风声4.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5.如图所示,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A.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B.2号弦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考点梳理).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方向的特点制成的。A.东西B.南北2.制作指南针时,关键点之一是()。A.指南针的美观B.磁针的大小C.磁针能否自由转动3.用推力、拉力和磁铁使小车运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A.推力和拉力需要接触磁力不需要接触B.推力和拉力不需要接触,磁力需要接触C.拉力需要接触,推力和磁力不需要接触4.关于条形磁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个部分的磁力都一样大B.中心的部分叫做磁极C.可以把其他物体也变得具有磁性5.下列物体,能被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最新】.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A.左边,中间B.右边、左边C.中间,左边2.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A.传声B.传热C.导电3.下列关于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短相同时,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更强B.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强C.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4.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精选答案.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有三辆小车,车上放着磁铁或铁块。当它们靠近时,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运行状态,可以判断出以下情况不可能的是()A.甲是铁块,乙和丙是磁铁B.甲和乙是磁铁,丙是铁块C.甲和乙是铁块,丙是磁铁2.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一元硬币B.铁钉C.五分硬币3.如图已知三个都是磁铁,A为N极,A和C相吸,C和F相斥,则E是()。A.N极B.S极C.无法判断4.下列物体中不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是()。A.铁钉B.白纸C.磁铁5.水浮式指南针由磁针、灯草和容器组成,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标准卷.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流水的声音是由()。A.水的振动产生的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2.用手抓住击打过的音叉后,音叉()。A.继续发出声音B.停止发音C.声音变轻3.拨动()的声音最强。A.皮尺B.塑料尺C.钢尺4.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C.为了好看5.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用遥控器把声音调大了一些。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的()。A.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B.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C.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6.下面不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名师系列】.doc
小学科学《磁铁》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物品利用的原理与磁悬浮列车相同的是()。A.B.C.2.保持磁铁与被吸引物体距离不变,把下列物体放在中间会影响磁铁磁力的是()。A.一张卡纸B.一块橡皮C.一个铁格尺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天然磁石雕琢的“司南”(如图所示)。当它静止时,勺柄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有关“司南”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勺子具有磁性B.只有底盘具有磁性C.勺子和底盘都具有磁性4.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引回形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和E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多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夺冠】.doc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形容声音()。A.很悦耳B.很刺耳C.很高2.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C.为了好看3.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A.声音B.振动C.音质4.先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再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逐渐变长,用同样的力量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精品【巩固】.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是指()。A.声音的高低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刺耳2.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A.棉线B.空气C.话筒3.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A.纸B.笔C.桌面4.()不属于家里的声音。A.菜市场的吆喝声B.炒菜的声音C.打呼噜的声音5.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A.拉紧的橡皮筋B.静止的音叉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精品【夺冠】.doc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A.快慢B.幅度C.是否振动2.电视机里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A.声带B.空气C.喇叭3.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A.越高B.越响C.越轻4.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5.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声音的强弱不同B.声音的高低不同C.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