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课程设计 / 文档详情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2.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东北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教具准备收集有关东北的图片、地理挂图、图册等。■教学过程导课──给同学展示有关东北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大家好!在上新课之前咱们来看一组图片,大家想想这是关于那个地区的图片?学生:东北地区。教师:对,东北地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区---东北三省。(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拿出本课的导学单,咱们先来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指导学生自学----下面老师给大家20分钟左右的时间依据导学单自学本课第13-15页,并完成“问题导学”和“合作探究”部分。注意:“问题导学”部分同学们要自学,“合作探究”部分同学们要先自学后小组讨论。(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并特别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检查自学效果----好,时间到。咱们一起来学习本课。请同学们看教学挂图(地理图册),我们来学习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山脉及河流。咱们知道: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濒临渤海、黄海。2.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3.主要山脉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为长白山脉。山脉的形状像一个马蹄形。4.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这是中俄界河,鸭绿江、图门江这是中朝界河。5.从整体上看东北三省山河发布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教师:咱们再看课本15页正文部分,咱们知道东北三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暖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东北三省气候类型突出特点是:冷湿。教师:咱们读图6.13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发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递降。东北三省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它的影响因素就是海陆位置,辽东丘陵降水多的原因则是由于东南部地区距海近,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明显。教师:归纳小结本课。■当堂训练下面请同学们完成“检测反馈”环节,时间五分钟,大家抓紧时间。生做完师讲解题目。■布置作业做《目标检测》p.14-p.28”基础自测”及”巩固训练”部分。■教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聚落”的含义。2.通过自己的居住地和人类的聚落景观图,了解乡村和城市的聚落形态差异。3.联系家乡实际的居住地,理解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与人文因素。4.知道“古聚落”是人类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能力目标:培养识图获得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培养和谐的人地观。引导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观念。通过对家乡聚落的研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通过分组活动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人类聚落的形态差异及其成因,难点为理解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图示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白板、PPT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有70多亿人了,这么多的人口居住在哪里呢?人们是聚居生活还是分散独居生活呢?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说一下。学生:人们聚居生活在一起。教师承转:我们把人类生活的居住地统称为聚落。板书: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新课教学下面我们展示世界各地的居住地景观图片。教师:图片展示的都是人类的聚落,从景观形态来看,它们相同吗?学生:景观不同,明显分成两类:农村和城市。教师点拨:人类的聚落---乡村和城市板书:一、聚落的分类:乡村和城市教师:展示一份表格,将学生分为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文档大小:6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