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浅论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新课型。对于这一新的尝试,教师、学生、社会似乎都很欢迎——语文课变得丰富了、有趣了,终于跳出了工具化、功利化的怪圈;人们常说的“大语文,小百科”、“文史哲不分家”似乎又回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然而,“综合性学习”应该综合哪些内容?如何较好地完成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如何有效的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进行评价与判断?如何进行考察?相信这一系列问题困扰了不少教师。我想就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综合性”要涵盖一切吗?应该怎样指导选题?“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那么什么是“综合”?我想这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力的综合。要完成综合性学习,起码应具备资料的搜集能力、资料的分析判断整合能力、与同伴的协作能力、探究能力、探究性论文的写作能力、汇报展示能力和资料分类积累能力。在这个基本要求之上,还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二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内,而是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向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但要注意的是,综合性学习毕竟是属于语文学科框架内的,其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的提高。一些老师将综合性学习课变成了科学科、历史课、政治课,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可取。例如颚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是《中秋佳话》,要求学生就中秋的相关民俗、传说、诗文进行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所谓在语文的框架内。一些老师将学习内容拓展到了月球的相关知识——这尚可称之为在框架的外延范围内。但是,如果一个小组甚至一个班在月球星体的天文、地质知识上耗费时间,又不是为了进行说明文写作训练,就超出了语文学科的整体框架了。这时,研究再深入,报告再生动,讨论再激烈,也难以证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各门学科都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即使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语文只是先行一步罢了,我们不必让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负担太多的内容。因此,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既是“无涯”的,又是“有边”的。越俎代庖,试图综合一切的学习非普通语文教师的知识积累、能力水平所能驾驭,极易导致学习成果大而空。我是这样处理《中秋佳话》的课题选择的:首先划定大的范围——有关中秋的民俗、诗词歌赋、民间传说、赏月佳景——学生可以在这个大的范围内选取一个或几个点进行深入研究,当然也可以超出范围之外,这能够在研究方向性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学生确定的选题中,果然出现了“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月球的地质构成”、“人类的登月历程”等内容。这时,我对这些小组进行了研究方向的指导——把研究成果形成深入浅出、意趣盎然的科技小品文;思考“科技发展是否冲淡了民俗”、“文化传统如何在新时代延续”、“我们能否既拥有科学精神又不乏人文想象”等问题,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研究自主性,又能够将其引入语文学科的整体框架,使三个维度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样,“赏月佳景”的研究我同样要求不要仅仅做成了导游图,学生很快领悟了这一点,最终的研究成果中有不少他们自己创作的写景段落,这就将课外知识引入了课内。研究过程——“方法指导”和“放手去做”。综合性学习最重要的部分在于研究过程。对于初次接触到综合性学习的学生来说,“研究”是高深的、困难的,许多学生并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妨先放低要求,把“研究”限定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上。对于《中秋佳话》这个研究课题,我最初只提供了一个专业网络搜索引擎(www.google.com),让学生以自己的课题为关键词在因特网上进行搜索。两天后,学生上交的大多是一叠厚厚的、内容冗杂的材料。这时,我教他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并形成目录、卡片或索引。在规范资料之后,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材料的漏洞与欠缺——搜集民俗的小组没有找到自己家乡湖北的中秋民俗;搜集诗词的小组尽管有丰富的资料,却没有几篇读得懂的……在查漏之后,我再指导他们采访身边的老人、翻阅古代汉语工具书、到图书馆浏览相关书籍、小组讨论寻求答案。这样循序渐进地拓展研究途径,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而资料的漏洞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质疑并讨论、写作调查报告和论文、寻找生动且内容丰富的展示汇报方式、汇报结束后各小组交换资料进行积累——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而且这种掌握过程充满了自主性和趣味。在必要的指导之后,就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他们的研究了。教师最好不要在研究过程中带入自己的情感好恶,也不要强制性地指定学生完成规定的课题。在《中秋佳话》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小组选题“中秋对联”,中秋对联在量上不够丰富,对联繁难的规则又是初中学生很难掌握的,这个研究课题几乎一经确定就可以预见到它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