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中学学案 / 文档详情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1.2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本节课学习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列方程的基础上,对解方程的进一步探究,对后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本节课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该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对等式的性质的探究、理解、归纳上都很欠缺。为此,我们设计时从学生熟悉的数出发逐渐的引入到式,最后让学以多种形式来完成练习,使问题得以解决。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重点等式的两条性质五、教学难点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探究六、教学准备1.提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自学2.多媒体七、学法、教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示交流等。教法:启发式和讲授法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2.旧知链接:小学知识求下列方程的解:(1)(2)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本节课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3.你能估算出方程的解吗?设计意图:通过该一元一次方程的呈现,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明确学习目标1.知道等式的概念,并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2.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设计意图:通过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师生活动:结合课件,全班齐读学学目标,学生齐读完后教师再次明确目标。探究新知自学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前下发导学案,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自学部分的内容。主题一:等式的性质1自研课本等式的性质1及以上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等式?2.我们可以用表示一般的等式.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看课本让学生了解等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3.用比较符号(<,=,>)填空:(1)5,(2)5+2+2;5-2-2;(3)5++;5--;(4)5+()+();5-()-();(5)假设为数或式子,那么5++;5--(6)若,为数或式子,则,.4.观察上边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结合课本内容分别用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来总结你发现的规律:主题二:等式的性质21.用比较符号(<,=,>)填空:(1)5,(2)522;522;(3)假设为一个常数,那么5;5(≠0)(4)若,为常数,则,若,≠0,则.2.观察上边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结合课本内容分别用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来总结你发现的规律:设计意图:由数字到式子,降低学生自学的难度,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师生活动:学生展示完后,教师用洋葱视频分别总结等式的两条性质。3.在“如果a=b(c≠0),那么”中,“c≠0”能删去吗?为什么?设计意图:着重强调性质2中的分母不能为零,加深学生的印象。4.自学检测:判断对错,对的请说出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错的请说理由.(1)如果,那么;()(2)如果,那么;()(3)如果,那么;()(4)如果,那么;()(5)如果,那么.()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后对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等式的两条性质的理解。主题三:例题导析自研课本例2,思考:(1)x+7=26中,要将此方程转化成(常数)的形式,要去掉方程左边的7,因此等式的两边要同时.(2)-5x=20中,要将此方程转化成(常数)的形式,要去掉方程左边X的系数-5,因此等式的两边要同时.(3)中,要将此方程转化成(常数)的形式,要去掉方程左边的-5和系数,因此等式的两边先要同时,再同时.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的作用,加深对这两条性质的印象。2.对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设计意图:对子之间检查自学部分的完成情况并讨论有疑问的内容。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组内与对子交换导学案检查自学完成的情况,教师巡视。学生交换导学案相互学习,并且检查自学部分内容完成的情况和评定等级。3.群学(1)组长带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文档大小:1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