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到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以及适用范围.教学过程:一、回顾幂的相关知识an的意义:an表示n个a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做底数,n是指数.二、创设情境,感觉新知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学生分析,总结结果1012×103=()×(10×10×10)==1015.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012、103这两个因数是同底数幂的形式,所以我们把像1012×103的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学生动手:计算下列各式:(1)25×22(2)a3·a2(3)5m·5n(m、n都是正整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结论:(1)特点:这三个式子都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相乘结果的底数与原来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2)一般性结论:am·an表示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幂的意义可得:am·an=()·()=()=am+nam·an=am+n(m、n都是正整数),即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三、小结: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才能运用这个性质;二是运用这个性质计算时一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m、n是正整数).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重点难点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复习旧知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斜边是.3、如图,AB⊥BE于C,DE⊥BE于E,(1)若∠A=∠D,AB=DE,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2)若∠A=∠D,BC=EF,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3)若AB=DE,BC=EF,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4)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Ⅱ.导入新课(一)探索练习:(动手操作):已知线段a,c(a<c),和一个直角,利用尺规作一个Rt△ABC,使∠C=∠,AB=c,CB=a.1、按步骤作图:ac作∠MCN=∠=90°,在射线CM上截取线段CB=a,③以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④连接AB.2、与同桌重叠比较,是否重合?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二)巩固练习:如图,△ABC中,AB=AC,AD是高,则△ADB与△ADC(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1)若AC//DB,且AC=DB,则△ACE≌△BDF,根据(2)若AC//DB,且AE=BF,则△ACE≌△BDF,根据(3)若AE=BF,且CE=DF,则△ACE≌△BDF,根据(4)若AC=BD,AE=BF,CE=DF.则△ACE≌△BDF,根据(5)若AC=BD,CE=DF(或AE=BF),则△ACE≌△BDF,根据3、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4、如图,B、E、F、C在同一直线上,AF⊥BC于F,DE⊥BC于E,AB=DC,BE=CF,你认为AB平行于CD吗?说说你的理由.理由:∵AF⊥BC,DE⊥BC(已知)∴∠AFB=∠DEC=°(垂直的定义)在Rt△和Rt△中∴≌()∴∠=∠()∴(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广场上有两根旗杆,已知太阳光线AB与DE是平行的,经过测量这两根旗杆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是一样长的,那么这两根旗杆高度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三)提高练习:1、判断题:(1)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