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整式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多项式与单项式的相乘的意义;2、理解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3、会进行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的过程,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以及“整体”和“转化”的数学思想;2、通过对乘法法则的探索,归纳与描述,发展有条理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乘法法则的过程中,体会“整体”和“转化”的思想,体验学习和把握数学问题的方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探索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灵活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2、问题引入:求各个图示给出的矩形的面积。学生活动:图(1)所示的矩形面积为m(a+n)=ma+mn图(2)所示的矩形面积为b(a+n)=ba+bn图(3)所示的矩形面积为(m+b)(a+n)二、探索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师生互动:呈接上问,另一方面,图(3)所示的矩形面积是图(1)、(2)所示矩形面积之和。所以有:学生小结:这是多项式乘以单项式,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把第二个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用第一个多项式里各项分别去乘以第二个多项式。教师启发学生用数学式子或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描述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如:利用乘法分配律,用一个多项式里的各项分别去乘以另一个多项式里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三、过手训练:1、例1、计算:解:(写出完整解答)师生点评:(1)、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遍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不要漏乘,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两个多项式相乘展开后的项数应是原来两个多项式项数之积。(2)、多项式里的每一项都必须是带上符号的单项式。(3)、展开后看有同类项要合并,化成最简形式。随堂练习:(1)、计算:①②③④⑤(2)、①若求m、n②、已知的结果中不会成项,求b的值。(3)、①梯形的上底为厘米,下底为厘米,高为厘米,求梯形的面积。②为了参加学校的摄影大赛,小明把全班同学参加植树活动的照片放大为长a㎝,宽为a㎝的大小,又精心地在四周加上了2㎝宽的木框,问小明的这幅作品的面积为多少?四、课时小结:1、知识与技能: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2、学生谈学习感受。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教学过程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科书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2.教科书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3.教科书习题15.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二、课堂引入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2填空:[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教科书)例3约分:[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教科书)例4通分:[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