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小学课件 / 文档详情
《口耳目》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口耳目》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docx

《口耳目》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五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的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利用生活经验识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3.学习新笔画“横折”,会写“口、目”这两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摸五官”的游戏。师喊口号:“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学生用右手摸到指定位置。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看图识字1.引导观察图画。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九页,认真观察一下,图画里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预设:“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个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和她们打招呼。”2.图中还有几个生字,看一看,你认识几个?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3.学习“口”字(1)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老师的口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声母;再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韵母。大家猜的都很正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2)老师让你看着我的口形,你却看着我的嘴,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嘴”就是“口”。)大家说得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那么右下角像什么呢?对,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后来,人们把口字进化成这样的。(3)同学们,我们的口(嘴巴)能做哪些事呢?(讲话、吃饭、喝水……)(4)你能用口字口头组词吗?(口语、入口、开口、口水、口才、口罩等)4.学习“耳”字(1)请同学们用左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右耳垂,再用右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左耳垂。(2)出示耳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耳朵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看一看甲骨文的“耳”字,老师:“这个字太难记了,我们来认识现在的耳字。”(3)你能用耳字口头组词吗?(耳朵、左耳、右耳、耳光、耳机、耳环等)(4)你能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个句子吗?5.认识“目”字(1)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老师的衣服上,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目“字。(让学生明确:“目”就是眼睛)(2)出示目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古象形文字。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目”字是怎样写的。6.图字对照,认记“手、足”两个字。(1)出示图片和字,学生看图说说,图片上画着什么?(2)记忆字形,交流学生的识字方法。(3)在体育活动时,哪些运动主要靠手,哪些运动主要靠脚。师小结:我们人体器官的作用还真大,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哟!三、学写“口、目”两个字1.认识新笔画“横折”。2.让学生观察“口、目”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师范写“口”字,学生跟老师书空。看,这个口字四四方方的多漂亮,今后,我们就把口写成这个样子。3.师板书“目”字,学生跟着书空。注意:我们有两只眼睛,所以里边一定要写成两横。4.学生在书上描红、练写。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将“口、目”各写4个。巩固练习: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口、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学过的生字。2.会写“耳、手”这两个生字和撇、弯钩两种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小朋友们,在生字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天、地、人、你、我、他、口、耳、目、手、足、上、下”。二、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2.教师带读课文一遍。3.学生在文中圈出“站、坐”两个生字,认读。4.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课文,纠正发音。“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多示范。5.理解课文。(1)看看课文插图,想一想:“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2)出示挺拔的松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明确“站如松”的意思就是站立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直立,不要东倒西歪,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如”的意思就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口耳目》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