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目:地理年级:高三教师:封春荣播出时间:8月1、8日本周学习进度: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一、知识结构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气候和地貌——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三大自然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部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青藏高寒区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2)三大自然区特点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低,平、高,差异显著高,4000米以上气候季风气候,湿润多雨降水少,温差大高寒气候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多为荒漠、部分草原荒漠、草原、高山草植被土壤土层深厚荒漠土草原土甸土层浅薄多大河源头、冰川、水文外流河,以雨水为主要来源多内流河湖、咸水湖湖泊人类活动影响深刻,主要农耕区影响较小影响微弱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热量——南北差异主要原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黑土肥沃,春小麦,一年一熟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为主,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作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水田、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水分——东西差异重要因素内蒙古温带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草原及草原——荒漠景观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光照丰富、河流少、短、流量小,荒漠景观(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湿润、西北干旱,垂直分异明显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1)划分(组成省区)东部:(12个省级行政区)西部:(10个省级行政区)中部:(9个省级行政区)(2)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经济发展速度: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反映一地国民经济的潜力)(3)经济地带差异的影响因素地形气候: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自然条件自然原因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自然条件差地理区位:东部临海,海运便利,发展开放型经济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社会和经济原因:工业基础;思想观念;产业结构;政策优势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地带地位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主要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工业区,交通尤能源、原材料不足,好,城市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东部其海运便利,城环境污染严重,化、科技水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市化、科技化、江河下游洪涝多平高向精尖发展国际化山西煤炭外运,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能源、矿产丰富,位于腹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源、原材料基地,建商中部农林牧产品金属承东启西东北森林过度砍伐,品粮、农林渔基地,东重工业发达水患、风沙危机西交通建设西部边远利于沿边贸易,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改善农业生态,稳定粮西部地区少数能源、矿产、旅文化欠发达,基础设田面积,开发能源、矿民族聚居游资源前景广阔施落后,荒漠化严重产建成全国动力基地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协调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5、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1)国土整治概念:是为了全国或国内某个区域的国土资源拟定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难度: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体基础比较薄弱,科技水平较低。整治工作①大江大河的治理:防洪是首要任务②跨流域调水:主要工程——南水北调、北水南调(东北地区引嫩江、松花江到辽宁)、引黄工程等③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中国生态建设的基本框架,“三北“防护林是世界最大魇生态工程,还有长江中上游、沿海护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正在建设中④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2)区域发展类型开展原因代表性工程成效大江大河治洪水灾害频繁,危害严①中上游兴修水库;②中下游整减轻和缓解了洪涝灾害。理重。治河道、加固堤防跨流域调水河川径流量的地区分布不①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解决地区间水资源严重不工程平衡,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线);②北水南调工程(嫩江、松平衡的重要途径空间配置不佳。花江+辽河);③引黄工程防护林工程我国的水土流失、风沙危①“三北”防护林工程;②长江中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体系的建设害、盐碱化、台风灾害严重。上游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