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15女娲补天第八周教学目标1.认识“败、措、混、项、熄”等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录第一课时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1.课件逐一出示:(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6)三、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一)出示自学提纲:(课件出示7)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3.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4.学生自学。(二)检查自学情况(反馈)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败、措、混、项、熄、塌、杀、颂、绩”,(课件出示8)指名拼读。(1)读准“措、混”的读音。(2)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课件出示9)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10)(本文写了撑天的柱子被共工撞断了,天上破了个洞,洪水喷涌,野兽袭击人类,女娲先用五色石头补好了大窟窿,又用大乌龟的四条腿撑起天,还杀了黑龙,堵住了地缝。)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提出新的问题:(课件出示11)(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3)女娲补好天后,又做了什么事?(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1.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1)因为天塌地裂、发洪水,野兽残害人类,给人们带来痛苦。(2)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决心帮助人们重新过上幸福生活。(3)女娲把五色石头冶炼成石浆,用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好。3.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四)指名读3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五)学习课文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1.大声自由读文。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1)结合课文配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3)女娲补天后还做了哪些事?请你画出相关语句。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六)齐读第5自然段,解决第三个问题。1.后来,女娲补好了天,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设计15女娲补天起因经过结果天塌地陷炼石补天恢复平静发洪水龟足撑天获得新生野兽袭击杀黑龙堵住洪水爱心勇敢加速度教学设计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本节课的重点是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难点是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加速度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教材从加速度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变化率的概念,正确理解变化率的含义,对学习和正确理解其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己定义概念。在定义加速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自己用△v/△t的比值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把加速度看成是一个比值的符号,“加速度”只是一个符号的名称而已,实现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生硬的概念形象化的目的。学生把加速度看作是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对陌生的概念产生了亲切感,他们亲身经历了定义加速度概念的全过程,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但教后的感觉还有待于提高。本节课有意识进行控制变量法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育,对于控制变量法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对于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但向学生指明是用比值来定义加速度,且和学生一起回顾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及初中学习的压强、密度、电阻等物理量的定义。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很多物理量是为了研究或描述的方便而定义出来的,使学生消除了对物理量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进而产生亲切感。本节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