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正在深刻转型,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国正处于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时代格局、新的人才观对考试招生制度和人才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观为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二、高考改革的核心变化1、由原来的文理分科变成文理不分科,也就是我们说的自主选科,在改革前,我们是文理分科的,总成绩是语数外+文综或者理综,改革后,总成绩是语数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打分,也就是等级赋分。这个改革,最先是从浙江上海发展起来,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文件未来几年就会面向全国,那么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上海要比浙江要更好一些,大部分地区以后会效仿上海。然后目前山东改革的也不错,北方地区大部分都会效仿山东,相对来说浙江的模式走的不是很深入,上海确实说是确实可行的。对于中央对高考政策制度的总体要求,他是这样的说的,要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分离,学生考试要有多次选择,学校要依法自主招生,实施政策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不分文理科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纠正了学生学习偏科、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因为绝大多数行业需要运用到综合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好处。这就是说我们取消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2、新高考下高考总分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规则。一依据是:语数外的高考分数,另一依据是: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成绩,而不是你选考科目考了多少分,而是在同类考生当中给你的等级赋分后的成绩加上语数外的总成绩。还有一个参考,参考的是:综合素质评价,这个评价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社会实践等内容。那等级赋分是怎么算高考成绩的呢?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你的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了。举例说明:比如小明同学生物成绩,必考题67分,加试题25分,卷面分为92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属于1等级,他计入高考的生物分数应该对应为100分;拿上海举例:语数外各150分总分450,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按照等级赋分,起点是40分,如果每科都是满分的话,三科总分就是210分,加上语数外450,所以上海高考的总分是660分。3、改革后提高了综合素质评价,学校需要给学生做综合素质评价鉴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鉴定学习成绩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为学生接受终生教育打下基础。所以,未来在给学生做指导的时候除了他的高考成绩,选考成绩以外,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做社会实践,提升他的综合素质的能力。4、改革后大学专业选考要求的变化。选考科目范围整体情况据统计,2017年计划在浙江招生的有1368所高校,涵盖了2.37万个专业(类)。其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涵盖了2.49万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5.9%,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4.1%,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4.9%,2门的占8.2%,3门的占30.9%。2019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83所高校、2.63万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61.1%,设限选考科目的占38.9%,其中,选考科目要求范围为1门的占6.8%,2门的占8.8%,3门的占23.3%。。本课的名称:To China, with Love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品质,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导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解答课题来导入本课。引出人物白求恩大夫。 (2)知识目标: 1)能熟读并记住新单词: graduate, damage, remain, decision, die, dying, worst, condition, government, medical 2)能理解并识记下列词组: in use, help sb. With sth, be well-known for, make a decision, day after day, give first aid, without stopping, set up, not only…. but also… 3)学习句型: (1)In 1938, he made a decision to go to northern China because he k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