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名称函数图象的判断(一)授课教师设计者知识点来源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年级:高三(高考考点)知识点描述函数图象的判断.预备知识函数的性质.设计思路先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然后代入特值、观察后判断出函数的图象。录制方式Mp4+电子白板授课(录制)时长6分钟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函数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解题效率3克服学生对复杂函数恐惧的心理障碍教学重点函数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图象的观察、判断教学方法诱导学情分析该类型的题目在学习函数时有所涉及,学生普遍对基本初等函数图象、性质掌握不到位,对这种复杂函数更是头痛。因该考点涉及知识点难度不大,可通过这节内容让同学们克服对函数的恐惧心理。微课教学设计内容大家好!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函数图象的判断(一)》。引言函数图象的判断作为高考考点,时考时不考,2017、2018、2019连续三年均未在全国二卷文数中出现过,所以在2020年的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该类型题目的难度也在逐渐降低,所以今天我们的目的就是如何快速、准确的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例题分析观察函数图象有何特点?得出图象关于原点、Y轴对称,然后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排除其中两个答案,接着再去观察剩余两个答案中图象的特点,找出二者不同的地方,结合图中的特值,将其代入,得出答案。设意图计该类型的题目为高考考点,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为增强学生视野,在高三冲刺阶段设计此类型的题目。小结方法:观察四个图象是否关于原点、Y轴对称,满足这个条件时: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代入特值反思同学们对于复杂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不是很熟练,对于复杂的函数有畏惧心理,因此在解决相关题目时也感觉无从下手,在分析过程中出现了绕口、教师诱导不到位的失误,运算过程中出现了少许错误。剩余时间里将强化运算强度。《故宫博物院》教案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等建筑特点。4.学习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体会空间顺序在说明建筑物的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5.通过对故宫体现出来的封建皇权本质上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欣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详细解读太和殿部分,学习本文运用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群)的操作方法。2.认识找准某个观察立足点并运用方位词对说明建筑物的重要意义。3.理解封建皇权是如何具体体现在故宫建筑的各个方面的;4.体会本文有条不紊地组织说明内容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解题故宫又叫紫禁城,体裁说明文,作者黄传惕。预习检测(提问学生)1、听读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几段,很好,请坐。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很好,请坐。3、梳理全文结构。思考:课文可分为几部分?试着概括段意。根据学生的汇报,分段并概括段意。很好,请坐。第一段(1—2):总述故宫概况。(位置、历史、规模、总特征)第二段(3—15):分述故宫宫殿建筑。第三段(16):纵览故宫,照应前文。同学们,知道课文分为三段,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4、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学生:本文从整体体现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要理清这一点,关键是要抓住文中的一些方位词。很好,请坐。5.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观察故宫博物院平面图。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小组合作,探究文本(提问学生)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3.说明方法。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A、规模宏大壮丽:(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2)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3)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