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识作差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二、教学目标通过具体情境,掌握作差法的算理。通过对作差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数学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几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作差法的算理难点:会运用作差法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问题:问题1:制作某产品有两种用料方案,方案1用4块A型钢板,8块B型钢板;方案2用3块A型钢板,9块B型钢板.A型钢板的面积比B型钢板大。从省料角度考虑,应选哪种方案?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作差法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将新旧知识结合,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探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第二环节主动参与、讨论新知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请同学们回忆下不等式的性质。随机引出作差法的概念。在讨论开课的问题前,先请同学们完成:已知m>n,用作差法或不等式性质判断m-4与n-5之间的大小。(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并在此期间适时巡视指导。(3)小组汇报,展示成果方法一:因为m>n,所以m-4>n-4又因为n-4>n-5,所以m-4>n-4>n-5既m-4>n-5(不等式的性质)方法二:因为m>n,所以m-n>0又因为m-4-(n-5)=m-n+1所以m-n+1>0既m-4>n-5进阶练习问题3:比较下面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公式a2+b2-2ab=(a-b)21)32+42__________2×3×4,3)22+22__________2×2×2,2)(-2)2+52__________2×(-2)×5,4)()2+()2__________2××拓广练习问题4:有一个两位数,如果把它的个位上的数a和十位上的数b对调,那么什么情况下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什么情况下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教小?什么情况下得到的两位数等于原来的两位数?教师总结作差法:我们经常把两个要比较的对象先数量化,再求它们的差,根据差的正负判断对象的大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合作意识.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同时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以培养。本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经历思考、探究、验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第三环节分成练习、内化新知。1、基础练习:教师利用投影出示例题,提出问题。2、变式练习:学生先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后同学间进行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采用学生口述,教师点评纠正的方式.【设计意图】:通过对例题的解决,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解题,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规范解题格式。第四环节回顾反思,总结全课教学结束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请同学上台谈谈他们的感想,说说他们说学到的知识。【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学会从做中学、学中做。真正的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学目标1.理解“情不自禁、便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羡慕、恋恋不舍、愣愣地”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3.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一)导入。(二)板书课题。(三)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四)小结,过渡。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一)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1.联系上下文理解。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二)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三)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四)小结,过渡。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一)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3.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二)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三)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随即打出问题。学生可能会说: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