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一分教学设计资料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一分教学设计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能熟练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3)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1)经历运用分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分数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彩笔,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两张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谈话:小红和爸爸刚从果园度假回来。看!这是她亲手摘回的苹果,真是又大又红,香脆可口。小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自己的小伙伴来尝尝鲜。(播放录像)思考:她们是怎么分苹果的?每个人分到了几个?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镜头1:桌上有4个苹果,小红和小明正准备平分着吃。生:4÷2=2镜头2:这时从门外来了两个同学,4个小朋友各拿了一个苹果,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生:4÷4=1镜头3:小红刚准备吃,小强蹦蹦跳跳地进来了,小红想了想就把自己手中的苹果平分了一半给小强。)(突然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学生列不出算式。但是有几个同学说出:每个人分到了“半个”或“0.5”个。)师:怎样列式?(有部分同学说道):1÷2(有几位同学小生嘀咕)被除数怎么比除数小,答案怎么算?师:被除数真的不能比除数小吗?结果怎么表示呢?【意图: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认识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利用一段录像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背景,让学生凭着生活经验去体会“半个”,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去寻觅数学的存在,感悟数学的魅力,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二、操作探究,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1、联系生活,理解“一半”。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4÷2=2和4÷4=1表示什么意思吗?(结合除法的意义说)师:那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可不可以用1÷2这个算式表示?(可以)2、创造符号,表示“一半”。师:每个小朋友分到“一半”,“一半”用什么符号表示,你能设计一下?学生发挥了想象,想出了很多表示“一半”的方法:(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有关分数知识的背景资料。)【意图: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放手让学生用最喜欢的方法,创造性表示“半个”,并体会用1/2表示的优越性,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3、师:“1/2”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你都想了解些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选择并板书:分数意义、读法、写法。)【意图:在强调“平均分”的同时不能忽略“分数”所具备的“数”的属性。要让学生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体会人类在研究数时,常常会研究它的含义、大小比较及运算等属性。】4、数形结合,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1)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折出一张纸的1/2?(拿出学具,让学生选择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并相互交流)(2)学生的折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师巡视并指出:虽然几种折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5、学习1/2的读法和写法(1)看书质疑师:请大家仔细看这个1/2,共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名称,到底叫什么呢?答案就在课本54页,我相信请大家一定能够自己找到答案。(学生自己看书质疑,教师巡视。)【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了解的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会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看书,去研究,真正做一回知识的发现者。】(2)师:下面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这根横线叫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其实就相当于除法的什么?师:分数线下面的2叫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相当于除法的什么?分数线上面的1呢?那1/2的意义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吗?生1;二分之一就是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生2;二分之一就是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师:这个“它”指的是谁?生2:是这张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说不完整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