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开国大典》导学案课题开国大典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写“盏、栏”等14个字,会写“协商、汇集”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开国大典》视频片段。(教师) 2.查阅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或者看一看《开国大典》这部电影。(师生)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搜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视频导入,进入情境(用时:5分钟)1.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引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2.引导学生汇报预习情况。点拨沟通资料的方法及聆听资料的技巧。1.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开国大典的盛况,并初步谈感受。 2.结合课前预习的资料,与学习伙伴进一步沟通预习的感受。学习共享资料、质疑问难、答疑解惑的学习阅历。教师在指导学生沟通汇报开国大典有关资料时,可以适当点拨运用数字列举法、事件概括法、发表感想法等多种技巧。同时,学生在聆听别人的资料时,注意搜集时间、人物、数字、事件等有效信息,帮助自己把握文章背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2.师生沟通,学习生字、新词。 (1)指导并参加学生小组活动。 (2)指名认读生字,相机指导。从字音、书写规范方面着重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应该注意的地方。 (3)点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3.引导学生沟通、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1.自主完成“自学提示”。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练习读课文,听写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并作简单的批注。 (2)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3)理解生词,并造句。 3.默读课文,沟通文章的主要内容。解决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简单问题当时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化学习课文时再解决。1.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时,应重点强调“坦”“隆”的读音,强调“制”的笔顺。另外,可以应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本课新词,如:理解“庄严”时运用近义换词法,理解“排山倒海”时运用想象画面法,理解“开国大典”时运用资料剪辑法等。 2.学生在沟通内容时,利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的方法抓住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概括具体事件,也就是运用段意连接法。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用时: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学生活动卡(一)进行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请你试着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2.帮助学生结合课文题目找出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师:假如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3.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4.指导学生明确七个镜头,阐述自己选择这组镜头的原因。1.默读课文,思考并试着理清课文的脉络,完成学生活动卡(一)。 (1)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理清课文脉络。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展开沟通。 (3)完成学生活动卡(一)。2.讨论,明确:课文是按照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3.小组合作。 (1)自主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2)组内沟通学生活动卡(二) 4.在教师指导下汇报沟通: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1.学生在完成学生活动卡(一)时,应在小组内充分沟通,各自说出自己的分段结果,并统一意见,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并请求老师的帮助。在填写段意时应以最简略的语言优先,最好是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 2.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卡(二)时,可以更多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在学生选拍镜头后,完成活动卡,进行小组沟通。集思广益,以求达到课文内容中七个镜头全有所体现的效果。活动卡的填写力争让语言具体化,便于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用时:6分钟)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重点指导:盏、爆、制、距、隆。 2.播放生字动漫,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结构等。 3.示范书写。 4.组织学生评议,再次练写。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的特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随着教师示范练写、书写。4.沟通生字间架结构要点,修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