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教育 / 文档详情
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文阁****23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docx

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róng@①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够准备,感到很困惑。犹如天狗吃日头不知从何处下口。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在学校提创造教育,似有距离感,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因为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从受教育的对象来看,由于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创造的层次。而创新比较宏观、广泛,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常识、常规的推陈出新,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学校提出创新教育,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既有普及性,又有全面性,特别是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有普遍需求与推广的可能性。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