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1页X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与项目负责人榆林经济开发区,是XX省政府1999年批准的省级开发区,项目负责人马志高(XX县区市长助理)。二、开发管理单位榆林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单位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XX县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对开发区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土地价格,并推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工作,一个窗口服务。目前,开发区管委会已经成立,与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办公室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近两年,榆林地委、行署多次研究开发区的启动建设问题,确定了开发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发区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地形测量,加强了土地管理,并于1999年5月委托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开发区总体规划,最近又委托XX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土地价格进行了评估。榆林经济开发区遵循“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主体,一区多园,滚动发展”的宗旨,以榆林得天独厚的能源矿产为依托,立足榆林“低价资源、低价劳动力、低价土地”的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能源重化工建设项目为主体,以荒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主开发为突破口,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进行建设与管理,将成为集农业、工业、商贸、科技、教育、居住、娱乐、旅游为一体,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功能结构布局合理,既具榆林独特风格、又有现代化特色的综合型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区。凡进入开发区的企业除享受国务院、省政府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地方制定的土地、税收、技术人才引进、尤其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三、项目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情况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XX县区西南郊,北邻西沙区,东跨榆溪河与榆林南郊化工企业相连,距市中心5公里,北起沙河南岸,南至闫庄则村,西以西包铁路为界,东到榆溪河西岸,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18.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6.5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四、项目的性质和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性质榆林经济开发区诞生在西部大开发之时,依托于榆林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和陕西的科技优势,以能源化工建设项目为主体,处于我国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换、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迅速发育的时期,决定了开发区的职能是:1、二十一世纪榆林经济发展的支柱,重化工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项目的示范基地,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增长极和榆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2、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一流的省级经济开发区。3、晋、陕、蒙接壤地区中心城市—XX县区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二)主要建设内容开发区的建设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七通一平”,即路通、排水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讯通、煤气通、热力通和场地平整。五、开发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一)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发挥榆林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榆林作为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前沿地区和晋陕蒙国家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区域。依托资源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运用优惠政策建设开发区,实现产业聚集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是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榆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二)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实施《XX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迫切需要。为了尽快开发利用榆林的优势资源,XX省政府于1997年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XX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国家计委于1998年7月以计规划[1998]1404号文件批准了该规划,明确提出近期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为实施规划中的项目创造条件。为此,XX市于1998年向省政府上报了设立榆林经济开发区的报告,省政府于1999年2月10日以陕政函[1999]24号文件正式批准榆林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明确指出以能源重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管理、开发和辐射作用,启动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三)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XX市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榆林目前还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还很小,要建设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必须走外向型的路子,通过设立经济开发区,依靠特殊优惠政策,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吸引区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是实现榆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四)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带动榆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大榆林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必将带动榆林的市政建设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榆林中心城市的作用更加明显。(五)建设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实现山川秀美新榆林的客观需要。榆林经济开发区将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