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角,知道角,初步认识角。2、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过程中学会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难点:比较角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是大家的新朋友,可是,我却带来了几位同学们的老朋友,想见见他们吗?(想)2、出示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说一说。3、选取三角形,擦去一条边,得出一个新图形,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位新朋友吗?”指名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4、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场景图,请学生打开课本84页,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中有哪些物品?谁来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一回答。再请学生认真观察,你能不能从图中找到刚才认识的新朋友“角”(从图中找角)。2、同桌相互指一指。3、课件演示,初次抽象出图形。4、观察身边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也有角?相互指一指。(从实物中找角)5、(1)、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再用手摸一摸角,体会摸得感觉。相互说一说。(角的顶点尖尖的,边是直直的)(2)、教师介绍,像这样,我们可以在角的图形里画一段弧线表示角,以后用这样的方法表示角。再点击课件,“这些图形都是角”。(3)、教师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然后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问学生“这个点叫什么?这两条线叫什么?”学生说后,教师板书:顶点和边(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认识的新朋友角长得是什么样?相互说一说。师生交流,总结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师板书)(6)、请大家用自己喜欢方式比划比划角。找学生比划角。6、完成试一试:用小棒摆角,并指出顶点和边。学生动手用小棒摆角,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要注意什么?(小棒的一段要对齐)”7、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这个新朋友,再见到它,你还能认识吗?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找几个学生说一说,然后出示答案,问“你做对了吗?”。再找学生问“为什么第二个和第四个图形不是角?”学生回答,之后让学生找一找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8、数角(想想做做第二题)。(1)、自主完成(2)、师生交流。让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然后指名汇报答案,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9、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学到这里,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工厂参观一下。(出示钟面模型)这是什么工厂?(造角工厂)听说过吗?想不想看看是怎样造角的?(1)、出示钟面,造出第一个角。看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怎样?(2)、再造出第二个角,认真观察,这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3)、造出第三个角,观察、思考,角有什么特征?(角有大有小)(4)、操作:想不想自己也来制造角,指导学生造一个活动角。请大家拿出2个硬纸条和1个钉子。A、准备学具(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角)。B、师出示一个角,让学生分别制造出比老师手中的角大或小的角。10、(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指名回答,集体交流11、比一比(完成想想做做第四题)重在引导学生直观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12、折角(想想做做第五题)。(1)、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动手折一个角,做上教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2)、怎样折出更大的角?怎样折出更小的角?(3)、思考——操作——展示。三、小结延伸。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这节课你学的快乐吗?制约中考成绩的因素和提高中考数学成绩的备考策略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根据我校九年级的实际情况分析:制约中考成绩的因素有:一、动员返校学生大多上课爱睡觉,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当堂顶撞老师,不服从管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给同班学生造成较大不良影响。二、学生从小数学基础差,部分学生两位数的加减乘除计算都有问题;三、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受教育的意识淡薄,不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四、来自社会和手机网络上的读书无用论,导致学生不成熟的思想受到蛊惑,产生厌学情绪。提高中考数学成绩的备考策略: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且时间有限,我校数学备课组认真分析了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发现以下特点:知识考查基础化;题材选择生活化;能力要求层次化;思维模式开放化;试卷结构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计划地开展复习工作。下面根据我校初三数学复习情况从两个方面谈一些不太成熟的复习建议和备考策略。一、制订复习计划。数学备课组认真分析《中考会考指导》,特制定如下计划:(一)、结束九年级下册内容,时间大致定为开学--3月末(第1周一第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