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整本书阅读,作为提升学生阅读深度、广度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过程不仅仅是文字的解码与理解,更是知识的整合、文化的浸润与思维的拓展。而跨学科学习,则倡导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融会贯通,以更全面、多维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深刻地揭示了“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跨学科学习是否可以融入整本书阅读?从“整本书阅读”视角看,无论是整本书的解读,还是整本书的学习和教学,都需要跨学科学习的参与。如整本书解读方面,“整本书”是内含社会、文化、政治、、语言等信息的文本,它源于作家的语文生活及语文实践活动。整本书阅读如果有不同学科思维方式参与,九会呈现出丰富和多样的面貌。其次,整本书阅读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是信息获取的浅层阅读学习,而应该是能力建构的深度阅读学习。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文本、世界、、读者问题的深度理解、深度思考、深度探究。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最后到探究问题的表征,整本书深度理解、探究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科视角,还需要跨学科视角。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思维,培养能够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紧靠学科内教学活动是无法实现的。从语文学科的视角来看,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统一的课程。根植于语文生活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本书阅读”,必然需要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的参与,也需要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参与。从跨学科视角看,跨学科学习是面向情境的学习,情境学习不仅需要基于学校、家庭、社会等日常生活情境,还需要基于文学阅读、文化体验等活动,这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真实的演练场域和运用契机,增强理解、实现整本书阅读的创造性。跨学科学习是面向生活的学习,联结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实际,改变学科知识相对独立的面貌。跨学科学习如何融入整本书阅读?文章提供了一个“三步走”实践步骤和基于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十万个为什么》的案例。这个“三步走”实践步骤:立足整本书提炼核心内容,探寻跨学科学习的切入点;关联核心内容与真实生活,形成跨学科学习的学习主题;设计“问题-任务”在问题解决中开展跨学科学习。这“三步走”实践步骤,用我的理解概括起来就是:找核心点-形成主题-设计任务(活动)。如何提炼核心点,这是整本书跨学科设计的关键。因为很多老师在进行整本书文本解读时,常常容易陷入“细碎——只看到大量庞杂而零散的知识和信息”、“低位——只看到低位的知识,而无法高位思考”、“浅显——研读不深,过于浅表化,难以探寻知识背后的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通过文中的案例,我梳理了提炼核心点的几个步骤:1、开展整本书解读工作,先深入分析文本价值,再结合课标要求、学段特点等分析文本的教学价值;2、聚焦主题,提炼核心内容。如案例中科普书籍,最终落脚点一定是学生的科学探寻、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等。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核心内容,还需要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维度,挖掘学生正在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情境素材,形成基于整本书阅读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学习主题。提出学习主题确定有三个注意事项:1、学习主题的确定应该遵循“少而精”“少而重要”的原则,选择整本书阅读中的关键内容,在此基础上凝练学习主题;2、学习主题的确定应该将整本书阅读的关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形成对学生具有意义的、开放的、生成的学习主题。3、学习主题要融合关键内容与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做事”。最后,再围绕学习主题设计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即可。最后,敲黑板: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跨学科学习,源于本学科的关键内容;起于将学科学习与学生生活关联的学习主题,这样的主题为基于整本书阅读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契机;落实于问题的解决与任务的实施,在问题的解决与任务的实施中,实现学科的深度实践和跨学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