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科室工作计划教科室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安排,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校本研修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切实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着力追求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努力提升学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大力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二、主要工作及措施(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全体教师树立研究意识。人人重视校本研修,人人参与校本研修。以课堂教学为基点,立足于常规教学中的问题,强化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以自主研修为主,同伴互动、专家引领为辅,从教师最困惑的问题入手,从小现象切入,扎扎实实开展以理论学习、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为主的校本研究,浓厚教科研校园文化,进而实现“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的目标。2、贯彻学校图书阅览室考核制度。每位教师要做到每周进阅览室学习一小时,每月精读教育刊物中一至两篇重点文章,学习的内容与教师发展中心下发的《学习笔记》相结合,进行读书摘记并撰写读书心得,教科室每月对读书摘记及读书心得(电子稿)进行考核。学校将积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即:每月利用一次业务学习的时间,交流本月的读书内容及心得体会。以此来督促教师的学习,提高教师的阅读量,逐步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其它的校本培训形式主要有骨干教师讲座、录像课观摩、集体备课、公开课反思交流等内容。教师外出培训(非镇江、xx统一组织)须及时上报教科室,由教科室进行网络申报,统计学时。3、进一步督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各学科教研活动情况,要求各教研组、年级组都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帮助青年教师共同打磨教学案例,上好各级各类研讨课、观摩课以及学校综合实践特色课,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此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需上交两份任教学科的自主案例设计、一份综合实践课例设计,并及时针对顾问指导课及每周三课撰写1000字左右的教学反思,设计与反思于课后一周内将电子稿上交教科室备案。以促使青年教师素质得以提高的同时,推动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4、扎实开展网络培训。教科室将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传递各类培训信息,组织、引领教师对照新时期网络培训的任务和要求,优质完成培训任务,获得学时。(二)提高课题研究实效课题研究是教科室工作重要任务之一。本学期教科室将扎实推进省级、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增强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功能。1、学校主课题的研究。学校新立项的省规划办、省教研室课题《基于“三情”的小学综合实践特色课程构建与校本实施的研究》,该项课题要做到边论证、边实施,一方面要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另一方面,全体教师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利用劳技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做好劳技与综合实践的教学工作,扎实推进研究。一是用好劳技教材。各年级组要依据劳技教材和校本教材,制定好劳技教学计划,备好劳技课教案,认真上好劳技课。各班要依据劳技教材,用好劳技材料包。课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好优秀劳技作品的搜集和保存工作,定期将优秀作品署名后存放在“乡土展览馆”,学校将采用作品展示的形式开展劳技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二是用好学校劳技专用教室。本学期,三——六年级各班要充分发挥各场馆的功能,继续分时段进劳技专用教室进行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九月份三年级、十月份四年级、十一月份五年级,十二月份六年级,参与活动的年级在月初要根据本年级劳技校本教材,将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上报教科室,办公室主任要协调好所管辖的班级,做到每班上报的教学内容尽可能不要雷同,当月每班都能进劳技专用教室活动一次。任课教师要做好活动过程资料的采集工作,并及时以电子稿的方式上传至教科室fTP指定文件夹内,以便考核。全体教师要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同家庭生活、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整合,使学生养成基本的劳动素养,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三是有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将继续凸显学校劳技特色,凸显学校生源特色、学情特色,凸显本土特色,将动手实践和过程记录相结合。具体活动内容由各年级组组织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行上报,由教科室进行审核后确定活动主题。所有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班级,辅导老师要将学生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活动前要将内容、要求通过学校短信平台,与家长取得联系,积极寻求家长的参与,做到每次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各班均要制定好班级活动计划、收集好过程资料、布置好成果展示。教师要认真辅导学生写好活动作文。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各班应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美观化(教科室负责协助班级拟定活动方案、提供优秀成果参考图片并组织评比,不再印制统一的活动材料)。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仍将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展示。教科室组织教师观摩综合实践专家讲座和课堂展示等录像的形式,提高教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