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任保平名师工作室第五批跟岗研修学员评课稿看彭峰老师《江雪》课堂教学实录评课稿作者:李显超学校:兴义市仓更镇仓更小学2016年10月14日晚,我有幸观看了彭峰老师执教的《江雪》一诗的课堂教学实录。从彭老师的教学实录中,与自己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对比,真是天外之别,让我收获颇多。下面谈谈几点收获:一、导入独特。常理,教师上课的导入应以课题《江雪》导入,可彭老师并不照常规,而是用渔父一词导入课题,有谁知道?还想见见渔父吗?通过学生的自主解释“渔父”,发散思维地引入了课题。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整个课堂,彭老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只做引导,让学生反复朗读,发挥想象,自主讨论,教师只做引导。从“诗中有画”一句话中引导学生看看诗中有哪些景物?学生马上找出有:山、径(路)、舟、渔翁。通过老师的抛砖引玉,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最后找出的景物—江雪,命中主体深化课文内容。三、重视学生读写训练。在学生充分阅读体会中,重视学生的读写训练。如:在老师引导的“诗中有画”中,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有哪些景物时,学生马上悟出有:“山、径(路)、舟、渔翁”。于是,引导学生写作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写作,如:山: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却寻不见鸟影,哪怕一只。路:一条又一条,曲折蜿蜒,却寻不见人的身影,哪怕一位。船:只有一只,却寻不见另一只船的踪影。渔翁:一个就一个,只有一位孤孤单单,在鹅毛般大雪中钓鱼。通过学生的写作,深化了主题,全诗的内容就跃然纸上,学生也掌握了课文内容。总之,彭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以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以悟贯穿其中,以学生的读写深化课文内容,这样的诗歌教学,将是我们借鉴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