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贾岛“推敲”》教学设计《贾岛“推敲”》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贾岛“推敲”》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贾岛“推敲”》教学设计1[板块说明]这一板块包括了三篇文言文,表现的是古人严谨创作、反复推敲的学习态度。重点关注文言文的教法,带领学生读熟、读准停顿,读出韵律。在读中初步了解文言文言简意赅、语言凝练的特点;同时学习古人潜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潜心推敲诗句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篇文章的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开篇先讲诗人在驴上得一诗句,然而“推”“敲”二字难确定;接着写诗人因在街上比画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而挡了韩愈的路;然后写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并邀请贾岛一路同行论诗。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个字。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4、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推敲》这个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贾岛、韩愈的相关资料,预习课文。(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1)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中,“僧”不能读成“zng”或“cng”,“尹”在本课是官名,要读“yn”,区别于“y”或“yng”。(2)要求会写的字只有一个“避”字,注意与“僻”和“辟”相区别。2、朗读指导(1)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与白话文比起来,在词语、句式方面的差别较大,能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读的重点。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示范朗读,要读得流畅自如,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其次,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先领读,然后结合文言文的朗读方法,反复诵读,发现和掌握停顿的.规律。以下的停顿仅供朗读时参考。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3、阅读教学因为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所以阅读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参考注释把句子的意思弄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要逐字逐句地对译,也不要更多地讲解古汉语知识。可以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1)朗读全文,做到会读。按着“示范朗读——逐句领读——自由朗读”的顺序,教师先示范朗读课文,然后逐句带领学生读课文,最后请学生自由来读课文,做到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对照注释,读懂课文。本文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比较浅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了解课文内容。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下面短文的大意仅供参考:贾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城。一天,他骑在驴子上吟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要把“敲”字改成“推”字,反复琢磨但定不下来。于是他骑在驴子上边吟诵边思考,伸出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动作,看到的人都感到很奇怪。这时,代理京兆尹官职的韩愈带着仪仗队走过来,贾岛不知不觉走到了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着“推门”“敲门”的手势。不一会儿,贾岛被韩愈的随从拉下驴子,带到韩愈面前。贾岛说:“我吟得两句诗,正在琢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更合适,还没有定下来,精神都集中到诗句上了,没有来得及回避大人的仪仗队。”韩愈勒住马,站了很久,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说完,就和贾岛并骑而行,谈论作诗之事,在他的家里连续住了很多天。4、活动提示(1)朗读这里练习是针对文言文的朗读而设定的,教师重点强调停顿恰当即可。(2)思考与交流结合注释读懂这篇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练习是引导学生关注对短文内容的了解,复述故事大意。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话,鼓励学生适当地展开想象,丰富故事的内容。如果感兴趣,小组分角色表演文中的情境,体会“推敲”的含义。这一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研究,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表现出人物的特点。鼓励学生去表演,但不要强行规定学生的表演内容,可以通过大家评价的方式来关注表演的内容。讨论。此题是请学生辨析“敲”为什么比“推”字好。文中对为什么选这个字没有加以说明,请学生展开讨论,正是进一步体会恰当运用词语的好机会。所以,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