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自学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过程与方法:理解词义,疏通文意,感受富春江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色。品味优美传神的语言,了解文中写景的层次。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秀丽河山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奇异的景色美。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引入1、多媒体显示富春江美景:峥嵘的山石,浩荡的山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荡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导语: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南朝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作者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2、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3、出示教学目标(课件)二检查预习1、走近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2生字认读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泠(lí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横柯(kē)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听录音,欣赏课文。(学生闭目聆听,初步感知、体会课文的优美写景)2、朗读。(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2)对语句中的意思要通过重音强调出来。(运用多媒体听配乐朗诵,在音乐和图片的帮助下,认真体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3、疏通文意(四人一组,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明确: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学生讨论、总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明确: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教师小结:作者在第一段中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自己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赞叹,并作“文眼”统领全篇。二、三段分别写异水和奇山。先写水后写山,作者站在一叶小舟上,俯视绿水,仰视青山,由近及远,这样写符合观景的习惯。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水之异?从哪些角度描写山之奇?明确:“异水”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奇山”视觉(高山,寒树,横柯,疏条)听觉(泉响,鸟鸣,蝉噪,猿啼)(学生讨论、总结一:水,分别表现了它的清:“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苯。”)(学生讨论、总结二:山的奇异主要表现在树多、山高、景美三个方面。)教师总结: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对水进行描写,分前后两个层次来描写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丰富了富春江水的特色。这样写能显示作者感情色彩的变化,场面变化和文章节奏的变化。作者用他的妙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第三段写“奇山”。作者不是具体地描摹某山某景,而是用概括而形象的语言写出那段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从舟中仰视夹岸群山,无数山峰直插云天,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竞上”、“互相”、“争高”,无生命的山,无不奋发向上,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写了奇特山势,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山之“奇”,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水、百鸟、鸣蝉、山猿和树木,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和谐动听;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出。教师总结:这两句是文章的主旨,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表现了富春江的魅力,又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五、拓展延伸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