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册语文:8《静夜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认“夜、思、床”等9各生字,会写“思、床、光、故”等7各生字。2、朗读并且背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情感目标: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边读诗句边想诗意的方法来体会、诵读古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会认“夜、思、床”等9各生字,朗读并且背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习边读诗句边想诗意的方法来体会、诵读古诗。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背过古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诵)2、师评价。谈话:在我国的古代唐朝,有着样一位诗人,他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古诗。好像会写诗的神仙一样,随意人们教他“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3、不错!他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一首诗,第8课《静夜思》。齐读课题。二、初读全诗,认读生字。1、读通、读顺全诗;2、指名读古诗。3、圈画生字。4、师范读。提问:我读的好吗?知道我为什么读的这么好吗?因为呀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我一边读一边想像这些诗句的意思,所以就读的好了。三、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师:逆向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1、明题意。首先,看题目。《静夜思》这个“思”诗什么意思呢?“思”的下面是个“心”呀!(指名回答)谁在思念呢?李白在什么时候思念呢?从那可以看出是夜晚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呢?2、解诗句。师:在这安静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看这窗外明亮的月光,他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霜”的含义。如果是你,躺在床上,望着地上白白的、凉凉的想霜一样的月光,你最想什么?那李白想起了谁呢?齐读最后一句。(他想起了故乡)你猜他想起了故乡的什么?(指名回答)还会想起什么?3、师小结:对了,还会想起他的家人。所以说,李白孤零零一个人远在他乡,望着月光,他特别特别的想念家人。那么,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读的怎样啊?(生答)四、指导朗读,诵读成诵。1、师:是啊!应该读的悲伤、慢一些。谁来读?(指名读)谁还想读?师评价。2、师指导学生朗读。配乐,师读一句,生跟读一句。(课件出示)3、生齐读。师小结:只有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的意思,想像孤零零的李白,这样才能读出韵味。4、指导背诵。指名背诵,男女生轮流背诵。学生书说古诗意思,教师进行全课总结。五、学习生字:1、(多媒体出示)思、床、前、光、低、故、乡、夜、疑、举、望。指名领读,其他生跟读。2、学习偏旁部首:反文旁。指导书写。3、识记生字。师:你想帮助你的同学记住哪个字?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记住生字。指名领读生字,并组词。教师评价。六、表情吟诵,产生共鸣。以古筝曲为背景,全体学生吟诵《静夜思》。七、作业:1、尝试书写本课生字;2、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下节课交流汇报;3、根据这首诗作一幅画。板书设计:静夜之景明月——霜静夜思举头望明月静夜之思低头思故乡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教材89页】课时1课型新授主备人参备人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2、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3、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材例题挂图、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方多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1)学生独立解答。(2)组织交流汇报。个性修改或补充教学过程(3)回顾反思,概括解题思路。交流后得出:这两个问题属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解题思路有两种:一是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再求多(少)的数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二是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多(少)几分之几。2、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刚才复习的知识来解决相关的百分数问题。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1、出示教材89页例题3及挂图。(1)学生观察例题图,收集信息。(2)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学生汇报:已知条件: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3)师:谁能说说“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学生回答。(4)师:题目中的标准量是什么?比较量是什么?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后汇报:标准量: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即单位“1”.比较量: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