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主备人:年级三年级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内容第二单元例4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的计算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进一步深化,是后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及相关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较复杂的计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情分析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了三位整十数加、减,同学们对三位整十数加、减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引入三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学生们容易理解。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目标1.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培养估算意识。重点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教学过程教案补充或修正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1.预习教科书例4。2.完成导学案的旧知链接和自学部分。二、交流合作、展示成果(课中)(一)复习旧知(导入)1.什么是四舍五入?(请同学们口述)2.按要求把下面的数送回家(连线)67745388926948接近50接近70接近90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对估算有什么新的见解?那么估算到底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板书:用估算解决问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群学)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5页例41.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2.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223+234)与(441)进行比较。如果大于441,就(坐不下);如果小于441,就(坐得下)。3.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估一估)即可。4.小组讨论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1)223大于200,234也大于200,223+234一定大于400,但(不能)(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2)将223看成220,234看成230,这样就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223>220,234>230,220+230=450,所以223+234一定大于450,而座位数是441,441<450,所以肯定(坐不下)。(3)规范解答223+234≈450(名)↓↓220230430名<441个答: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三)展示质疑(展学)1.展示:小组展示群学部分例四的分析和解答过程。2.其它小组补充质疑;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精讲点拨。三、当堂练习完成导学案里的练习。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四舍五入?怎样用估算解决问题?估算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五、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第17页练习三5、6、7、8题。板书设计用估算解决问题例4:223+234≈450(名)↓↓220230430名<441个答: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教学反思14.我要的是葫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课时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反复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能力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2.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意识到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重点品读课文,深入地体会课文要表达的内涵。难点品读课文,深入地体会课文要表达的内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教具ppt教学过程:对照插图,感悟发现。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找不同。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机归纳。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两幅图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理解这个人为什么没得到葫芦。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找出感叹句和问句,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3.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读。四、拓展延伸。1.出示课件:(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2.续编故事: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板书设计我想要葫芦→有蚜虫(不治)→要不到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