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01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论文(设计)课题名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学生姓名:郭晓锐指导教师:徐士兵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5年10月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姓名郭晓锐校外学习中心(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学习中心学号913932924证件号150207198406051014批次201309层次业余专升本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徐士兵课题名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终稿)指导教师评语终稿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有利于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制度体系的协调更新,有利于制度运作效益最大化。同时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可能产生“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偏差。因此,必须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以及地方政府各种成员的相互关系加以调整,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微观主体三者良性互动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才能规范化发展。制度创新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制度框架下,以本区域战略规则为指导,适时创立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并以此为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旨在把具有独立利益目标的地方政府引入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检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实践偏差,以进一步规制地方政府创新行为。【关键词】: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分析;存在问题目录1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行为分析......................................11.1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11.2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11.3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22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22.1强调局部利益,阻碍市场化改革深入..................................22.2地方政府制度缺乏持续性.............................................33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43.1促进制度制定的民主化,提高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有效性..............43.2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增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力........43.3规范地方政府制度供给,减少地方政府制度的盲目性..............5结束语.....................................................................5参考文献.....................................................................6PAGE\*MERGEFORMAT61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行为分析1.1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制度是协调或约束人们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一系列规则的组合。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明显的双向关系:一方面,制度能够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进程;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经常会导致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人们为了获得潜在的利益而对现有制度作出积极的变动、调整或替换的过程。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为了获得潜在的制度收益,积极的进行制度创新,但是其制度创新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在政府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国家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自身的创新能力,地方辖区内的传统文化习俗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效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深刻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和进程。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虽然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它们仍然拥有可资利用的策略手段,实现其制度创新行为。这些行为或是用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某些情形下也可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对于改革初期制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地方政府或是积极的把握制度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制度创新,或是消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制度创新作为一种应急策略来进行。不同的制度创新行为会对地区发展形成不同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取向不仅仅取决于组织的正式结构,更主要地决定于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