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小学课件 / 文档详情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10《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倍数和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力求引导学生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本节课重点放在找一个数的倍数)。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除法运算及其相互关系的已有认识,启发学生进行灵活的、有序的思考。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且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目标设计]1、经历“活动构建”过程,使学生领会倍数和因数关系,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倍数。2、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练习,逐步引导学生巩固对倍数与因数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维。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学会有序地思考。[设计理念]1、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活动过程时,利用观察乘法算式、小兔过河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采用游戏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2、在学习倍数与因数活动过程时,利用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已有认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构建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内在关系。[设计思路]1、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借助学生观察图形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因倍意识”,自主建构起“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模型。2、解决问题变“关注结果”为“注重生成”。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交流场”,在生生、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对话交流中,能让师生彼此分享经验、沟通思考,生成新的看法。3、教学宗旨变“关注知识”为“启迪智慧”。通过对“倍数和因数”内涵的深度挖掘,在引导学生探究、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启迪他们使用数学思考方法,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充分释放潜能,开启心智。【教学过程预设】一、谈话引入,抛砖引玉1分【课前进行】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很多老师,他们想看看这节课哪个同学课堂上最积极发言,声音最洪亮。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其实坐在后面的老师都是我的同事,同学们知道吗?我跟他们是什么关系?(同事关系)那我跟你们是什么关系?(师生关系),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其实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些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非零自然数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上课开始】板书:0、1、2、3、4、5、6、…………这些是什么数?(自然数)今天,我们只研究零除外的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板书:非零自然数(并删除0)二、逐层探究,构建模型12分1.认一认。倍数与因数。4分师: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算一算,两个班各有多少人?9×4=36人;师:列这个算式的依据是什么?“每排人数×排数=总人数”。每排站了9人,有4排共36人;右边的班级每排5人,有7排,列式:5×7=35人请看这个算式9×4=36(板书),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说:36是9的倍数,36是4的倍数。9是36的因数,4是36的因数,概括的说:36是9和4的倍数,9和4都是36的因数(板书)。大家想想看,倍数和因数像不像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呢?你能照样子说一说5×7=35这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为了研究方便,数学上特别规定,我们只在非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课件)2.说一说。数与数之间的关系2分算式25×3=75,20×5=100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生说);这个算式18×1=18呢?我也来说一句:18是1和18的倍数,1和18是18的因数。师: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奇特?18是18的因数,18也是18的倍数,不用疑惑,一个数可以是他本身的因数,也可以是他本身的倍数,18的1倍还是18。3.想一想。我的收获。1分如果a×b=c(a,b,c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倍数就不存在因数,没有因数也就不存在倍数,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4.试一试。我能行4分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①8是倍数,4是因数。……………()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因为: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②7的最小的倍数是1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文档大小:1.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