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第三个儿子的孝心。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赵老师觉得同学们既聪明又可爱,老师很喜欢你们,相信你们的妈妈也很爱你们,能说说在平时妈妈怎么夸你吗?2、师: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孩子,有三个儿子和你们一样也是妈妈的骄傲。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个儿子》,去看看三个儿子的表现。(板书课题)齐读。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一会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二、读文,合作识字。(一)1、出示学路建议1一圈1、自由读课文。2、标出自然段。3、在课文中圈出不认识的字。2、出示学路建议2二圈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2、给生字编序号。3、注意一读二看三监督4、在字条中圈出不认识的字。三圈字条中不认识的字用红笔在文中圈出。3、我想说一说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二)、多种方式检查识字情况.三、初读课文。1、师:孩子们,生字词读准了,读起课文来肯定会更流利、更好听。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师:质疑: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都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学生交流汇报。四、随文识字,朗读交流,体现阅读乐趣。1.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2-6自然段,用“——”画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找出来了就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读出妈妈的感情。(练读、指名读、指导读、齐读、引读。)(引读)第一个妈妈骄傲地说:“————————。”第二个妈妈自豪地说:“————————。”第三个妈妈平淡地说:“————————。”2.情境学习“既”“嗓”3.练习用“既……又……”练习说话。4.学习第7、8自然段⑴自读发现:三位妈妈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夸自己的孩子的?(生:井边打水时)打完水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7、8两节,想想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第8节)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2)情境学习“拎”“桶”“晃”。(3)讲解晃是多音字。(4)我会写。重点指导胳膊两个字。(5)指名个别读,再齐读师:读了这段,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水很重,“可”换成:很、太”行不行?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水很重?生: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水的重吗?(6)师:一块来感受吧!练读(7)师:这时候的妈妈最希望的是什么?师:儿子们来了吗?5、学习9-11自然段⑴师:瞧!他们来了,来了几个?明明是三个儿子,可老爷爷都说“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请大家快速读9-11自然段。⑵师:是的,三个儿子都来了,他们在做什么?师:那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来了吗?师:他在做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师: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翻着跟头师:做的怎么样?指导朗读师:那个会唱歌的孩子来了吗?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板书:唱歌师:唱的怎么样?指导朗读师:只有那个妈妈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师“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跑、接、提6.学习12、13自然段师:同学们,故事中的'三个儿子我们都看见了,可奇怪的是——课件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师:老爷爷看到了的究竟是哪个儿子?为什么?师:是的,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很大,但却没能孝敬父母,只有第三个虽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能够帮妈妈拎水,他是个体贴妈妈,孝敬父母的好儿子。课件出示:对于老爷爷来说,只有()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师:那么,现在你还会认为这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吗?课件出示:他的特别地方在于:他是一个()的儿子。板书:孝敬父母五、小结。《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2教学目标:1、认识“拎、聪、嗓“等10个生字,会写词语“胳膊”。2、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理解“拎着、晃荡、特别、沉甸甸”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子。3、运用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语,填提示语,对比阅读等方法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4、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并能用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