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找因数说课稿找因数说课稿汇集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找因数说课稿汇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找因数说课稿汇集1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学习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习本课的铺垫和基础。同时,找最大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本课在分数运算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这里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一项重要依据。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以上学情,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教法、学法的一项重要依据。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热情,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材处理:教材首先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导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材在练一练中,呈现了两组找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练习,一组是8和16,另一组是5和7。第一组是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第二组是找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在教学这两种特殊情况时,给出更多的数字,安排了三对数,第一组4和8,16和32,6和24,每对都存在倍数关系,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最大公因数,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规律。第二组安排了三对数3和7,8和9,15和16,都存在互质的关系,也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然后现去想一想,每组数都有些什么特点,从而概括这两种特殊情况组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二、说方法教法、学法选择: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把四基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对本节课主要选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为了使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和谐统一,我还选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我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以手段多样化,促进学生的探索研究。主要使用了四种教学手段:1、学具操作:合理的使用学具能促进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帮助学习建立数学建模。2、白板运用:恰当的演示,给课堂带来清晰的层次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引导方式。强大的电子白板可以更好的辅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3、实物展示台:有利于反馈的时效性,使反馈的受益面更大,让个别学生生成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学习资源面向全体4、课堂板书: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三、说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找因数的方法)回忆旧知识,又是为向新知识的延升做好铺垫。让学生找出12的所有因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找因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白板上出示1、2、3、4、5、6、7、8、9、10、12、15、18、20数字和集合圈1)让学生将12的因数拖入集合圈中,回忆找因数的方法。怎么找因数才能又快又有顺序?用乘法算式,有序、不易遗漏二、探究探究1:认识公因数。再找一找18的所有因数,并出示集合圈2,让学生将18的所有因数拖入集合圈2中。9、18学生可能会拖入9、18,还有其它的因数?能不能想想办法,用两个集合圈,即能表示12的所有因数,又能表示18的所有因数?移动集合圈。展示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