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难点(nádiǎn)第八章时间数列(shùliè)分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2010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按国际汇率计算的2010年GDP(5,745,133亿美元)已经(yǐjing)超过日本(5,390,897亿美元)名列第二,相当于美国(14,624,184亿美元)的39.3%。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时间数列表时间序列是把反映某种现象(同一空间同类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发展的一系列统计数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xíngchéng)的序列。有两个构成基本要素:时间、指标数值(发展水平)时间数列的作用:第一,利用时间数列可以揭示现象发展的动态规律(发展状况和结果)。第二(dìèr),利用时间数列所表现的动态规律还可以对现象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第三,揭示现象之间的数量差异和联系。二、时间(shíjiān)数列的种类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时间数列表三、编制(biānzhì)时间数列的原则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fēnxī)指标(一)发展水平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的数量(shùliàng)反映;也就是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从指标形式分为:总量水平(常用a或b表示)、相对水平、平均水平(常用c表示)。从位置分为最初水平、中间水平和最末水平;从分析中的关系分为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常用a0、a1、…、an表示,通常把a0称为最初水平,把an称为最末水平不同时间上发展水平的平均(又称为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的异同:相同点:均能消除数量差异,反映(fǎnyìng)一般水平。不同点:动态平均数消除的是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综合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的一般水平。静态平均数消除的是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综合说明总体各单位的一般水平。序时平均数的计算(jìsuàn)1.对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jìsuàn)平均发展水平(2)时点数列(shùliè)计算的序时平均数由连续(liánxù)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例:有某企业1号—30号每天的职工(zhígōng)人数资料:②根据(gēnjù)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②由间断(jiànduàn)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4月平均(píngjūn)库存=(66+72)/2=69/B.间隔(jiàngé)不等时点数列(加权序时平均法)总结:“首末折半”公式和“间隔加权”公式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前者不过是后者的特例(tèlì)而已。2.由相对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相对数(这里(zhèlǐ)仅指静态相对数)或平均数序列中的各项数值是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数据对比而求得,用符号表示即c=a/b。因此,由相对数或平均数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当符合该相对数或平均数本身的计算公式,即由而得到,而不应当由得到(除非权数相等)。※由相对指标(zhǐbiāo)或平均指标(zhǐbiāo)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2.由相对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分子、分母(fēnmǔ)均为时期序列:分子、分母(fēnmǔ)均为时点序列(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两种情况):2.由相对时间(shíjiān)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分子是时期序列,分母是时点序列:分子是时期序列,分母是序时平均数序列:/例:有某企业产量和职工人数(rénshù)资料如下:例:某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和库存额资料(zīliào)如下:解:例:某地区某年各季度末零售网点和职工人数资料(zīliào)如下:即:该地区(dìqū)该年平均每个零售网点约9名职工。(一)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减的绝对数量。1.逐期增长量2.累计(lèijì)增长量3.年距增长量年距增长量=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二)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可分析现象在一定时期(shíqī)内增长的一般水平。※增长量与平均(píngjūn)增长量区别实际工作中,为了(wèile)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对于月度或季度数据,也可以本月(季)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月(季)发展水平相减,表示本月(季)较之上年同月(季)增减的绝对数量,称为年距增减量。练习题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