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哲学 / 文档详情
马克思与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是笛****加盟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与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docx

马克思与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1页共NUMPAGES11页第PAGE\*MERGEFORMAT1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1页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作者:朱必祥来源:海派经济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马克思关于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的理论分析为基准,比较分析了舒尔茨人力资本概念与马克思资本范畴关系上的焦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人力资本是建立在“资本一般”基础上的,与马克思的资本一般的观点不矛盾;第二,在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中直接与人力资本对应的是可变资本代表的“劳动力”;第三,人力资本理论回避了资本的社会关系性,舒尔茨没有马克思意义上的“资本特殊”范畴分析;最后,笔者从“资本特殊”中引出更为一般的假设,论证了劳动力人力资本化的必然性,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与劳动两极对立”的观点。关键词:人力资本资本特殊资本一般马克思舒尔茨一、问题的由来舒尔茨(Theodore·W·Shultz,1902~1997)当选1960年年度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他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从而宣告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舒尔茨在这篇演讲以及后来的著述中的一些观点显然是针对马克思的,如“物质资本也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是决定性的历史因素”,“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公司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由于拥有其本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劳动者已经变成了‘资本家’”[①][②],“工人因人力资本投资而成了资本家”[③]。这被认为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一个主要挑战”[④],因为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阶级区分的固定性已不存在,马克思阶级分化和阶级冲突的理论前提就被推翻了。因而人力资本理论也受到了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阵营的批判,如原苏联时期的学者叶·布赫代里特在1980年第9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劳动》杂志上发表的《资产阶级“人力资本”理论批判》一文中认为,“人力资本是在物化的资本与人之间搞机械的类比,目的是抹杀劳动和资本的本质区别”[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伴随西方经济学在国内的传播,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迅速扩展,并且就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关系开展了探讨。对人力资本理论否定或怀疑的观点认为“西方学者鼓吹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产权,是以资本主义收入分配中的假象掩盖收入分配本质,我们切不可人云亦云”[⑥];“把人力资本作为某种投资所得的“物资本分析范式”是外因论,造成了概念的泛化,需要对它重新解释”[⑦];“不能照搬西方学者将人力资本概念视为永恒范畴的观点,劳动力成为资本是有历史条件的,仅以能否给其所有者带来剩余所作为人力资本判断标准会产生矛盾,不占有别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是分配方面的变化,没有改变劳动者受雇佣的地位,还不是马克思所界定的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人力资本概念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⑧]。但是,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没有系统论述,但在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在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等方面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思想,舒尔茨眼中的人力资本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力[⑨],“人力资本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可变资本”[⑩],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支配时间决定价值的思想与人力资本理论关于人的时间价值思想是一致的[⑪],“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力资本思想的发展”[⑫]。可见,这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概念与马克思资本理论存在诸多一致之处,“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所阐述的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一种肯定”[⑬],人力资本理论实现着劳动价值论的回归,甚至希望通过建立“人力资本价值论”实现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的综合。而且在实践上“人力资本理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支点”。显然,在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问题上,国内学者并没有形成普遍共识。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都还不够系统、深入,因而正如马克·布劳格多年前所说那样,“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几乎没有能在同一领域里与人力资本理论相抗衡”[⑭]。分歧的焦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问题:其一、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概念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能在什么基础上使用人力资本范畴?其二、人力资本与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关系如何?其三、人力资本与马克思的可变资本概念有什么关系?其四、人力资本反映什么关系,劳动者究竟能否像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因其获得经济价值和知识技能而成为资本家?本文的目的在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比较分析,回答上述问题,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马克思与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

文档大小: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