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高考历史考试复习测试卷2018广东高考历史考试复习测试卷要想造广东高考的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还得复习好高考历史考试的相关测试题。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历史考试复习测试卷,希望大家喜欢。1.(2014湛江一模)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A.加强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选贤任能C.实行了分封制度D.强化了郡县制度解析:C本题关键信息“汉之初兴,分王子弟”,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C项正确。A项与史实相反,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2.(2013贵阳二模)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的发展解析:A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宋朝加强****集权,在中央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掌部分行政权。设三司来专门管理财政。在地方也同样分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样,形成宋朝难以根治的“冗官”格局,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故A正确。3.(2013韶关一模)“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使知识分子地位不能上升解析:C首先明确材料中的“士”指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科举制为这些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并将其制度化。察举是以“孝廉”为主要选官标准,主要从道德标准评价人才,与知识分子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而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士,很难成为社会上层,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如汉初明初等很多开国功臣谋士就得益于农民起义运动的成功。4.(2013年广东文综,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陶片放逐法的理解。陶片放逐法针对的对象是民主威胁者,分析备选项,C项属于民主威胁者的行为。A、B、D三项均不会对雅典民主政治构成威胁。5.(2014龙岩联考)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一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的法官仍应遵守。”这条规定充分体现了()A.民主共和的原则B.自由平等的原则C.联邦至上的原则D.主权在民的原则解析:C材料中的规定强调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体现了联邦至上的原则。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高考历史复习攻略1。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试题注重整体设计,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体现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与发展,构建纵深开阔的认知框架,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查,强调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融会贯通,反映出世界背景下的中国与中国视野里的世界。同时,历史试题秉持考试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凸显历史学科的文化意涵与化育功能,通过历史认知,强调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立足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开阔视野,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成果,凸显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突出历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掌握、了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国家凝聚力之所在,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继承並发扬光大之。试题注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着力考查。第12题以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为立意,丰富了考生对北京历史的认知;第13题以北宋名臣包拯在民间享有崇高威切入试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把握,也是对清风正气的呼唤与提倡;第14题通过杰出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的历史评价设置情境,考查考生综合理解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第37题作为历史学科综合题,结合古代儿童成长与认知规律,追溯传统文化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源头,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经典和教育的精华因素;第(3)小问则以家庭伦理中“孝&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