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10-高中生物实验说课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材分析本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个实验。本实验安排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观察,切身体会细胞器的真实存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细胞微观结构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一)学生对实验课很感兴趣。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注重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显微镜的使用,已经初步掌握了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临时装片的制作有一定的了解,但操作还不熟练。(二)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方面理解不够。对于实验步骤的设计、具体细节处理等还没有完全掌握,操作起来仍有一定难度的。(三)学生还不具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主动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非常重要。(四)本节课注重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设置了探究性的实验。三、实验教学目标(一)知识:1、观察了解叶绿体、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形态。2、说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步骤。(二)能力:1、进一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2、学会活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3、能独立完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操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微观结构的真实存在,增加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感性认知和探究体验。2、学会合作、交流与分享,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3、通过探究实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四、实验原理(一)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如果将叶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某些植物幼嫩的叶片也可直接用于观察叶绿体。(二)健那绿是一种碱性染料,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五、材料用具(一)材料:菠菜、韭菜、人口腔上皮细胞和学生自带材料。(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消毒牙签、纱布(三)试剂:清水、生理盐水、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六、实验改进要点(一)以学生的探究贯穿实验始终。基于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我在实验教学中设计了探究性实验,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和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做实验之前,我先用多种常见的材料做了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发现,用竹节吊篮叶片、韭菜或葱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实验效果明显。而教材实验中,观察叶绿体所用的材料是藓类或藻类等叶片较薄的植物,这些材料制作装片时操作简单,但是受季节限制,取材不易。菠菜叶是常用的实验材料。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用镊子撕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有些困难,通常撕下的表皮上没有带叶肉或者材料太厚,导致高倍镜下视野很暗,看不清楚。针对以上情况,我在实验课前安排每个小组准备一种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中,每小组4人,小组内4个人分别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让学生探究用那种材料观察叶绿体效果更好。教师及时把学生看到的现象拍照,并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二)注重教师的设疑引导。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生疑、质疑,这样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如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用健那绿染色后,发现细胞内一片蓝,无法将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区分开来,实验现象看不清楚。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做出假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染色时间过长或健那绿浓度过高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寻找答案。(三)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到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的过程就是把学生对该实验的学习、理解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的过程。由于时间限制,我们的一节实验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注重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动手操作,却又弱化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如果时间不够,我们可以把实验课没有完成的工作延伸到课堂之外。七、实验教学内容(一)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平铺于清水中;④盖上盖玻片;⑤将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上观察。(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学生准备:对学生进行分组,4人一组并选出小组长;课前选择并准备本小组要观察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