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红寺堡区第四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案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车建红时间课型精读课教学时数2节课题端午粽教学内容端午粽教学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认识“立”“米”“矢”等偏旁。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教学重点难点图文结合,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熟读课文。教具准备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端午节习俗。(学生教学方法讲授法设计意图中设计:个人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4.学生自读课文。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一)读课文,感悟内容。1.师配乐范读课文。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3.全班交流。(课件问题)(二)分段学习课文。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2.指名回答,师指导。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4.出示生字卡“午”“节”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5.作品展示。(三)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2.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4.讨论交流: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5.回答交流,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6.理解词语:箬竹叶清香又黏又甜7.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骄傲、喜爱的情感。8.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别之处四、拓展感悟,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2.全班交流并评价。第二课时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认识生字卡片。2.听写生词。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指名读第3自然段。(3)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4)指名回答并板书:花样多。(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善良2.学习第四自然段。(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三、课文拓展,指导书写1.总结交流。(1)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那么屈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呢?(2)课件出示屈原资料,了解其生平,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2.拓展交流。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并和课文内容相对照,看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指导生字“真、分、豆”书写。(1)课件演示“真、分、豆”笔顺。(2)认读3个生字。(3)观察三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书写。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2把在本课中收集到的词语放在你的积累本。3.课外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