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15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1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提高全校教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我校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现将20xx年“三八”活动安排如下:一、活动内容:双人跳绳比赛二、活动时间:20xx年3月6日(3:20开始)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四、活动办法:以工会小组为单位,两名女教师自由组合,每小组派三对人员参赛。成绩按每组一分钟内跳绳次数计算,按三组成绩总和以高到低计算名次。五、设奖办法:设一、二、三等奖各1名,其余为鼓励奖。奖品分别按500、300、200、100计算。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2一、比赛目的: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兴趣,提高集体凝聚力。二、比赛时间:20xx年11月25—26日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三、比赛地点:学校操场四、比赛内容:单人跳:30秒单人原地双脚摇跳(一年级、二年级)。1分钟单人原地双脚摇跳(三年级、四年级)。1分钟30秒单人原地双脚摇跳(五年级、六年级)。各班报男女各5人。五、比赛人数:各班报男女各5人。六、比赛规则:比赛时一人摇绳(单摇),双脚起跳身体腾空后,跳绳自脚后沿身体额状轴转360度为一周期,计为一次,如未完成计为一次失误。在规定时间内按累计次数多少记入成绩,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则名次并列。跳绳过程中可以停顿,以规定时间结束时的总次数为个人最后成绩。七、奖项设置: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发给奖状、奖品。八、活动裁判、工作人员安排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3一、比赛时间:二、比赛地点:大操场三、参加对象:一——六年级学生四、比赛项目:单项:并脚跳(一、二年级学生),双脚交换跳(三年级学生),单脚跳(四年级学生),双摇跳(五年级学生),一人带一人跳(六年级)。集体项目:“8”字长绳接力跳(三年级男女混合组),(四至六年级分男子组和女子组)。五、参赛方法:单项:每班男、女,各3名或3对;集体项目:三年级男女混合组(14人包括摇绳)男女各方不得少于5人;四至六年级男、女各一组(12人包括摇绳)。六、比赛方法:1、从一年级开始各级段听广播宣告进行比赛。2、各班比赛区按班级顺序进行轮换比赛,如:第一组一(1)班——1区、一(2)班——2区……第二组最后一个班级轮换到1区,其他班级依次顺换,如:第二组一(6)班——1区、一(1)班——2区……以此类推。七、比赛规则:1、单项比赛时间为1分钟,集体为3分钟。2、单项在直径2米的圈内进行,跳出圈外计数成绩无效。3、比赛用绳各班自备。八、录取名次和奖励方法:1、单项取级段前八名,以9、7、6、5、4、3、2、1、计分,集体按名次,均加倍计分。2、团体总分以单项得分累计总和排名次,级段取前六名。小学跳绳比赛活动方案4一、竞赛目的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我校特举办学校冬季跳绳、踢毽小型体育竞赛活动。二、竞赛时间11月26日星期二8:25——8:55三、竞赛地点小学部;篮球场初中部;1号楼前广场四、参赛办法:1、跳绳:每班限报两男两女(一到九年级)2、踢毽:每班限报两男两女(三到九年级)3、先踢毽后跳绳。五、竞赛内容1、一、二年级两分钟单跳(塑料绳)2、三~九年级两分钟双摇跳(麻绳)3、三~九年级两分钟盘踢。(鸡毛毽)六、竞赛规则1、二分钟盘踢比赛办法:每人用足内侧互换踢(左足踢一次,右足踢一次为一次,每次踢起毽子的高度,不得低于腰部),可用任意一脚选踢,比赛开始,毽子触及地面为一次试踢失误;任意一脚连续踢毽两次,为一次失误;毽子踢起高度达不到腰部,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即判为一次失误。比赛开始后,参赛者踢毽活动范围不得超过直径为二米的圆,如超过规定范围,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则判为一次失误。2、二分钟双摇跳绳办法:比赛采用单位时间双摇的形式进行,方法是:双脚起跳身体腾空后,跳绳自双脚后沿身体额状轴旋转720度为一周计算为一次,如未完成,则计算为一次失败。3、个人成绩以一次试踢、跳的成绩排列名次,成绩高者,名次列前,如遇成绩相等,则以试踢、跳中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取消下一名次。七、比赛用具单跳的均为塑胶绳双跳的用太仓新塘毽绳厂生产的棉纱跳绳踢毽用太仓新塘毽绳厂生产的“新健牌”毽子八、竞赛奖项各年级按比赛成绩进行个人和团体表彰。九、竞赛裁判安排总裁判长:xx场地划分:小学部:xx初中部:xx裁判员:小学部:六(1)、六(2)班54名学生初中部由x老师安排发令:xx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