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1.(2018·兰州)在图中,请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 2.(2018·通辽)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018·东营)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体系构建 考点一透镜「5年3考」1.(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2.(2018·玉林)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2018·达州)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学法提点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5年5考」4.(2018·枣庄)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5.(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线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6.(2018·淮安)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7.(2018·钦州)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放大镜(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2.寻找凸透镜焦距的方法①平行光(太阳光)会聚到一点,测量该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②光具座上,像大小等于物大小时,像距等于物距,等于2倍焦距。③用一个点光源在凸透镜一侧来回移动,当出现平行光,点光源的位置即焦点,测量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考点三眼睛和眼镜「5年2考」8.(2018·广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学法提点照相机与眼睛教材图片研真题·优易 命题亮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模型法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分析,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明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真正含义是关键。解题思路(1)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这是主要特征,其他特征包括材质、透光等,据此解答。(2)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1.(2019·原创预测)图中是自然界神奇而又常见的现象。叶脉上的水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看到叶脉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悬在空中的水珠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远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2(2017·山西,16,3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2.(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类型三实验探究致在同一高度。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放大(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或幻灯机)。3.(2018·滨州)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