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的反思教学的反思1今年是我成为一名科学老师的第二个年头,但严格意义上讲,由于疫情,我的实际教龄还不到一年,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课堂管理问题。刚好今年我教的班级都是之前教过的“老”班级,那么我很清楚,如果之前就存在的问题不想办法解决的话,以后就会变成老大难问题,所以开学第一节课我在每个班都问了同样的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的科学课或者我存在哪些不好的地方?我鼓励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一番讨论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我常常立下的规矩并没有很好地落实下去,犯错的同学有时候我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惩罚,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我就是个没有威信的老师了,当初定下的课堂规范变成了摆设,所以课堂纪律越来越差。我深刻意识到,这点确实是我之前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说到做到”,原因可能如下:1、由于对上课时间的把控不足,急于想把重要知识点讲完,所以对违反规定的学生的处理不够到位;2、有的时候想下课后处理,但由于其他突发工作的影响而难以执行;3、心太软,个别学生私下的认错求情,有时候便失去了原则。我总结了一下,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一开始的课堂规范制定的设计就存在问题,考虑不全面且由于经验不足而缺乏更高效、更利于执行的课堂管理方法,最后当然是执行力不够强,这是我必须克服的问题。所以本学期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新的课堂规范之后,我向学生表达了我的态度:“这次既然定了,我们就严格遵守,说到做到,没有借口!”第一周,我的新起点!教学的反思2《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课文资料简短,寓意深刻。在备课的时候,我研究到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有必须的困难,并且二年级的学生表达本事有限,明白的意思可能用书面语言表达不出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设计备课思路:一、运用了余映潮教师的板块是教学。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活动一:尽情的读,读出味道。活动二:畅所欲言,谈出感受。活动三:合作探究,尽情想象。让学生尽情的读课文时,我没有局限于不一样形式的朗读,而是在读的时候引导学生猜测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不一样心理,进而读出文本深层的思想感受。在读透的基础,进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尽情的说,说出自我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一环节,我以辩论会的形式展开讨论,正确的想法,错误的想法在那里交汇碰撞,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各抒己见,将自我对文本的理解推向高潮。二、将课文的思想资料浸透在授课的过程中。经过引导学生来理解青蛙的看法对与否时,我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用书卷成筒状来观察天。来明白青蛙站在自我的立场来看天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他是坐在井里看天,由于自我的见识短浅,孤陋寡闻,才会有错误的确定。在评价小鸟时,我让学生尽情想象,想象小鸟会飞过哪些地方?看到怎样的天?看到怎样的景物?从中明白:见识广,知识丰富,就会有正确的确定。经过我的逐步引导,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课文的见解更是水到渠成,思绪喷涌而出,精辟的发言引来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学生在掌声的鼓励下越说越精彩。当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处里的不好,例如,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读的不够尽兴,没有完全读出小鸟和青蛙的情感;在引导学生想象时,由于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想象没有完全打开,只是随教师的指向去想象,没有充分展现个人的想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细节上的设计与思考,让每一节课都尽可能的完美。《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趣味的寓言。它以短小、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一样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一样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我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主角中体验,在朗读中悟理。经过主角朗读、换位体验,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主角,读中悟理,体验生情,思想感情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自然而然诱发的情感与文中蕴涵的情感相互碰撞,就是主角体验,就是生本对话。在主角体验、读中悟理上我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做“井”体验。抓住青蛙说的“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小朋友做“井”体验,请他们用纸卷成一口井,到“井底”看一看,天花板有多大。学生看到了“井口”大的天花板,才明白视线被“井壁”遮挡了。然后课件出示青蛙在井底看天的直观画面,伴有音乐:此刻我们跟着小青蛙到井底看一看,你看到的天有多大?让学生边看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